(中国网记者 时畅)2019年12月19日,《2019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发布会在全球化智库(CCG)北京总部举办,报告由全球化智库(CCG)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发布会上,CCG副主任兼秘书长苗绿博士与智联招聘执行副总裁李强先生进行致辞,CCG研究一部总监李庆先生进行了报告解读。
报告显示,“90”后,尤其是“95”后新生代海归正在发展成为海归就业创业的主力军;国际关系变化对留学国家的选择及回国进程产生影响;“具有国际视野”代替语言成为海归在国内发展的主要优势;海归平均薪酬高于中位数,海归的就业供需匹配仍存在失衡状况;海归可选择的城市更多,“家乡”对于海归的吸引力显著上升。
苗绿博士表示,随着单边主义的兴起,国际人才流动发生变化,而人才流动与贸易往来同等重要,对国际关系的发展影响深远。她指出,对国际人才流动的研究可助推中国甚至世界经济发展。本次报告通过智联招聘数据资源,创新大数据时代下的研究模式,深入研究了中国海归整体就业创业情况,探索了人才全球化的新趋势,旨在关注海归就业创业发展,为国际人才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李强先生介绍道,2012年,智联招聘设立了“智引海外”子品牌,通过线上线下的全流程服务,为企业、协会、政府等各行各业提供专业的人才解决方案。截至目前,我们已经与英国、法国、爱尔兰、澳大利亚等多家大使馆达成合作关系,举办了数十场海外人才招聘会。本次报告的发布,希望与CCG权威学术机构一起努力,用大数据描绘国内就业蓝图,帮助越来越多的海归实现就业。
以下为报告部分要点:
岗位设置与国际接轨使海归更有“用武之地”,留学原因具有学科及兴趣导向性
海归的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的匹配度有所提升。在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的岗位设置逐步具有国际属性或与国际接轨,使海归所学有“用武之地”;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也会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来选择自己的专业;“所学学科在国外更有优势”成为受访海归选择出国留学新的回国发展需求,占总需求的22%。另一方面,这表明了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并且能够去选择对于自己就读专业更有优势的环境。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是海归和其他高校学生的主要需求,也是我国高校开展“双一流”建设中的目标之一。未来我国高校学科的竞争力水平或因此得到进一步提升。
就业诉求变化大,创业原因多样化
尽管薪酬福利仍是受访海归求职最重要的关注点,占比65%,然而随着国内就业市场的竞争加剧,更多海归的关注点正从高报酬转移到更加合适的工作;同时,“完善海归人才就业服务机制”替代“提高人才薪酬福利待遇”成为78%的受访海归较为迫切的诉求,较去年上涨了约21个百分点;“与家庭背景相关的领域”提升了14个百分点,与“主要合伙人的创业理念”一并成为海归选择创业行业的第一原因,占比25%。兴趣因素在海归创业行业选择中变得更加重要,选择“我非常喜欢这个行业”是海归选择创业行业的第二因素,占比21%,较去年上涨15%。受访海归创业者的创业行业与其留学专业的相关性降低,受访海归创业者在创业行业的选择更趋理性。
复杂的国际局势对海归的职业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衡量国际局势对海归影响的调查中,受访海归普遍认为国外就业市场与签证/移民政策的变化限制了留学生的选择,发挥了将留学生“推回”国内就业市场的作用;同时,八成以上受访海归认为国际关系的变化对留学国家的选择产生影响;近七成受访海归认为国际关系加快了留学人员的回国进程。
海归就业主要优势不再是语言,获取信息不足的劣势仍存
随着国内高校教育理念的国际化以及对于语言教育的重视,受访海归普遍认为留学所带来的语言优势逐渐下降。“具有国际视野”逐渐取代语言优势成为海归回国发展的主要优势,占比从2018年的59%上升至2019年的68%;然而,“不了解国内的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占比23%)仍然是受访海归在国内发展的主要劣势。因为海归在国外时接触到的国内就业市场信息相对不足,且国内招聘方对于海归特点的了解有限等原因,无法获取足够的国内人脉网络及市场环境发展信息等问题成为了海归在国内就业及创业的劣势,建立专门的海归与国内市场信息的沟通机制或有助于缓解这一现象。
海归在国内求职信息渠道需拓宽,就业发展现状仍需提升
“通过招聘网站及APP投递简历”仍是海归的主要求职渠道,“家人或者亲戚、朋友推荐”代替“直接向意向单位投递简历”成为了第二大求职渠道。这从侧面反映了海归群体对国内就业市场信息的不了解以及求职方式仍具有局限性。随着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为海归举办专场招聘活动,海归求职渠道将进一步拓宽;在受访海归的求职时间调查里,“回国前已经找到工作”(占比11%)是2019年新增选项,“1个月以内”及“1-3个月”找到工作均占比36%;然而,有三分之一的海归对自己的就业发展现状不满;与消极的总体满意度不同的是,受访海归中认为“薪资基本符合预期”的占比有大幅度提升,既有海归由于对国内就业市场的认识增加而调节自己薪资期待的原因,也有企业提升海归待遇的原因。
创业服务需从硬件到软件转型,助力海归创业者回国发展
目前,海归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有“融资困难”(33%),“创业服务不到位”(29%)等方面;受访海归创业者最需要的服务是“技术研发”与“市场开拓”,占比33%;就园区、孵化器等提供的创业服务而言,2019年,受访海归创业者对其帮助程度的评价与2018年相比普遍降低。随着创业活动发展的不断成熟,海归创业者对于园区、孵化器等平台提供帮助的预期进一步提升,除了“硬件”配套以外,更加专业的“软件”服务是园区、孵化器等平台发展的方向。
海归可选择的城市更多,“家乡”对于海归的吸引力显著上升
2019年“经济发展快”、“国际化程度高”和“具有多元文化,包容性强”继续成为城市吸引受访海归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占比分别为55%、48%及38%;同时,“家乡”对于受访海归的吸引力显著提升,占比从2018年的9%提升至2019年的30%,增长21个百分点。我国城市国际化发展加快,海归可选择的城市更多,加之对家乡具有更多情感和基础,更多受访海归愿意回家发展;从受访海归的城市分布来看,居住在北京、上海和成都的海归占比位列前三,占比分别为20%、11%及7%,新一线城市吸引海归的潜力不断释放。
国内公司的“996”文化普遍不被海归接受
对于国内公司“996”的加班文化,大部分受访海归持否定态度。其中,76%的受访海归表示“应急性的临时加班可以,但加班不应成为一种常态”。
用人单位对海归的需求集中在大城市中的教育/培训岗位
从用人单位对海归的需求情况来看,教育/培训行业对海归的需求最大(38%);对海归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其语言优势方面;民营企业对海归的需求超过其他类型单位;招聘海归的用人单位规模以20-99人为主;招聘岗位对海归的工作经验要求相对灵活,注重海归的海外留学经历和未来发展潜力;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的用人单位对海归的需求较高,分别占比18%、11%、9%、5%。
海归的就业供需匹配仍存在失衡状况,平均薪酬高于中位数
海归在中国就业市场存在部分岗位供需比例失衡的情况,教育培训岗位的需求最高,达31%,而在此类岗位工作的海归比例仅为7%;求职海归学历层次整体高于企业所需人员学历层次;面向海归的平均招聘薪酬高于全国平均招聘薪酬2500元左右。此外,企业招聘海归岗位提高的平均薪酬低于海归最近一份工作的平均收入,但高于海归收入中位数,表明收入在均值薪资以下的海归有更多的加薪机会。
大城市是目前海归人才竞争中的获益者
从海归户籍地数据上看,户籍地为北京、上海、深圳的海归人才占比较高,分别为9.91%、6.27%、4.55%。这三地也是是海归最期望就业的城市,同时也是居住海归最多的城市,在北京、上海、深圳居住的占比为19.67%、13.06%、7.24%。大量海归选择去往三地发展,是海归人才竞争中的绝对获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