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价值的乡村振兴思考

发布时间:2020-01-07 11:45:43   来源:中国网   点击:
章爱先 朱启臻[摘 要] 乡村在其漫长的生长过程中,衍生出诸如生产、生活、生态、社会、文化以及教化等一系

章爱先     朱启臻


[摘 要]     乡村在其漫长的生长过程中,衍生出诸如生产、生活、生态、社会、文化以及教化等一系列价值和功能,构成乡村的各个要素之间彼此协调、相互促进,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村落有机体,满足着村民生产、生活、交往、情感等方面的需要。乡村振兴只有在尊重乡村特点基础上,遵循乡村价值体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任何脱离乡村特点的投入往往因难以融入乡村体系而成为“项目孤岛”。乡村振兴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激活乡村内生活力,使乡村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的过程。实践中可以通过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引进新要素等途径,整合乡村资源、放大乡村价值,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关键词]     乡村价值;乡村振兴;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 A


一、乡村价值理论的提出


乡村因农业生产而生,也为农业生产而存在和发展。乡村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始终遵守两个原则,一是适应农业生产,二是方便百姓生活。并由此衍生出诸如熟人社会、邻里关系、民间信仰、地方知识、节日时令与民俗等一系列社会文化现象,形成乡村特有的价值体系,满足着人们物质、文化、精神的需要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对乡村的研究,我们归纳出乡村应具有的六个价值表现:生产、生态、生活、社会、文化与教化[1]。六个方面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村落价值有机整体,体现人们综合利用当地资源和抵抗各类风险的智慧。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既包括一方资源可以满足老百姓物质需求,同时也包含着一方水土对一方人品格的塑造。人们创造了村落,村落也影响和规范着人的行为,形成村落文化。乡村为什么会衰败?人们可以解释为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冲击,事实上中国乡村的衰败景象并不完全是农民自愿选择的结果,其中包含着诸多无奈。


用乡村价值理论解释乡村衰败,是由于乡村在其发展过程中某些要素及其要素关系的变化,致使乡村运行能量减弱或乡村价值丧失。如人口数量的增减、生产条件的破坏等因素导致传统村落的封闭循环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资源的减少以及极端天气的频繁,增加了生产风险,降低了农业产出;村落共同体解体导致合作减弱;城镇的吸引与乡村基础设施落后导致的城乡关系失调等,都是构成村落衰败的重要内因。乡村价值理论主张从乡村体系内部考察乡村衰落的原因,寻找乡村振兴路径。当我们从乡村价值视角看乡村,就会发现乡村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甚至以往被视为缺陷的要素也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如人多地少,为发展特色手工业提供了条件;乡村人口流失,让留下的劳动力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家庭农场形成创造了条件;以往被认为落后的习俗和生活方式,可能因其丰富的生存智慧而成为宝贵的教育和旅游资源。总之,乡村价值理论主张以原有乡村价值为基础,尊重乡村所具有的价值体系,通过激发乡村内在活力而实现乡村振兴。从某种意义上说,乡村价值理念的乡村振兴,就是重视乡村原住居民的主体地位,重视乡村价值的修复和复兴。强调乡村自身价值,但并不排斥外来资源,关键是看其能否与村落价值实现很好融合。实践中发现,凡是能实现这种融合的项目,就存活下来了,凡是不能实现融合的项目就成为独立于乡村体系之外的“项目孤岛”。因此,审查一个项目或措施是否有助于乡村振兴,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考察该项目是否融入了乡村价值体系。某村庄落地了一个万头猪场项目,这个项目除了占用了乡村的土地和对村落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外,对村民的生产、就业没有任何带动意义。村民均已上楼,失去了养殖业的基本条件,对发展乡村养殖业也没有任何带动。这样的项目与村民的生产、生活没有任何联系,属于与村落无关项目,投入再多的钱,对乡村振兴也没有积极意义。这样的发展思路,不仅难以发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还会加剧乡村社会矛盾,进而引发社会的不和谐。


乡村价值理论指导下的乡村振兴,不是靠单一项目解决问题,而是体现为综合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2]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之间不可分割。因此,乡村振兴内容很难分出先后顺序,就产业振兴而言,不仅有种植业和养殖业,还包含手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依赖生产技术,还依赖于生态环境、特色民居和村落形态,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是要通过村落价值体系实现生态优势到经济发展优势的转换。乡村文化建设和文明乡风同样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不仅赋予农业产品以文化含义,农业文化同时也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乡村教育、乡村休闲等重要内容。乡村的有效治理和村民的富裕生活不仅为乡村产业兴旺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本身也可以吸引游客分享乡村生活。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的关系也是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没有产业支持,就很难吸引人才,没有人才,产业振兴也十分困难。因而,乡村振兴必须整体推进、全面振兴。


基于乡村价值理论的乡村振兴不仅追求物质收入的增加,更着眼于村民幸福指数的提高。乡村振兴不是自上而下的干预和命令,不是疾风暴雨式的运动。乡村振兴应该是乡村要素再平衡、乡村价值再实现的渐进过程,不是急于求成甚至牺牲长远利益换取眼前利益,更不能在村庄外貌上做表面文章,而是要在尊重村民主体地位基础上,通过挖掘和发现乡村价值,激发村落凝聚力、向心力和活力,获得村庄融合发展和整体进步。


二、乡村价值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乡村振兴五大目标与乡村的六大价值具有密切关系,乡村振兴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乡村综合价值实现的过程。


(一)乡村的生产价值与产业兴旺


乡村生产价值是指乡村围绕产业形成的一系列适应性条件。乡村本质上是围绕乡村生产而成长起来的,产业兴旺其实就是要把乡村产业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这就必须明确三个问题,一是要了解乡村产业类型。乡村产业不仅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也包括手工业和服务业;不仅包括田间生产,也包括庭院经济。二是要清楚乡村产业之间的关系。乡村多种产业彼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充分融合,形成独特的乡村产业体系。如种养业融合形成的循环农业,农业与手工业融合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农业与休闲、教育、养老等融合形成了现代乡村服务业。三是要把握乡村产业与乡村的密切关系,这一点特别需要注意的。以往的思维往往把农业生产和乡村分割开来,由于不了解乡村与各类产业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产业和乡村的关系,消灭乡村的同时,也必然削弱乡村产业。如违背“近地原则”,强迫农民集中上楼,致使农民无法耕种土地;消灭农家院落,庭院经济随之消亡;没有了乡村,也就不可能培育出家庭工厂、乡村车间、手工作坊,更难以留住乡村手艺。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建设了“美丽乡村”,却使农民丧失生计的现象。


依据乡村生产价值原理,产业兴旺首先要强调多业并举,所谓“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反映的正是乡村生产内容及农民需求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乡村产业多元化不仅可以满足农民多样化需求,维系农民“去货币化”的消费福利,而且有利于降低自然风险和化解市场风险。其次,乡村产业兴旺要重视融合产业发展。这种融合不仅表现在农业内部的融合,如种植业养殖业的融合。也表现在农业与手工业的融合,如利用农产品或农业废弃物发展编织、酿造与食品制作等。特别要强调融合产业必须体现产业与乡村的融合关系,乡村为乡村产业提供空间的同时,也为融合产业提供了内容与条件。如最近兴起的文旅农融合就很好诠释了乡村与产业的关系,这里的文化就是存在于乡村生产和农民生活中的农业文化与乡村文化,是乡村民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综合。这里的旅游资源包括村落景观、乡村特色民居、村民生活、地方美食以及村民的关系等,由此发展出来旅游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乡村是融合产业得以存在的基本条件,我们反复强调,要理解和认识乡村价值与产业的密切关系,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和乡村作为产业载体的原则,任何排斥农民和排斥乡村的做法都与产业兴旺背道而驰。[3]


(二)乡村的生态价值与生态宜居


乡村的生态价值是指乡村的存在对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空间生态环境以及文化生态环境等所发生的积极影响。在乡村,生态理念渗透到村落选址、民居建造、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民间习俗与信仰之中。充分体现着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理念。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利用自然的智慧。


首先,乡村是生态循环的重要节点。乡村的生态循环不仅体现在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如粮食用于人的消费,作物秸秆作为动物饲料,动物的排泄物作为有机肥,实现了有机循环。这种循环同时体现在村民的生产与生活之间。如被当今称为厨余垃圾的剩菜剩饭是饲养家禽家畜的饲料,乡村的很多“垃圾”是有机肥的理想原料。正是由于乡村的存在,种养融合和乡村生产与生活之间的封闭循环利用才是安全可靠的。其次是资源的综合利用。一方面体现在耕地的综合利用。农民发明土宜论和土脉论,前者认为不同地区、不同地形、不同地块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或饲养不同动物,即因地制宜。后者则认为土壤是有血脉、活动的,与气候变化相呼应的生命有机体。特别强调“物性之宜” “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成为了传统农业几千年来长盛不衰的思想基础。综合利用的另一方面体现为对农产品的综合利用,不仅把农产品加工成食品,发展出面食、米食、酿酒、制醋等饮食文化,还利用农业副产品发展出了诸如草编、竹编、木工、雕刻、粮画、面塑等乡村手工艺,实现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其三是乡村的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不仅体现在节俭传统,也体现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拒绝浪费的习惯、就地取材等理念,凝聚着人类的生态智慧。与大自然节拍吻合的生活节奏,被认为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把乡村建设成养生、养老、养心的“三养”社区提供了依据。


从乡村外部看,乡村坐落在绿水青山之间,具有人类赖以生存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从内部环境来看,村落的空间环境决定的和谐人际关系,村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造就的敬畏自然和尊重自然的智慧,不仅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密切了人与人的关系,是符合人性特点、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近些年随着资源利用、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造成乡村土地污损化、水体污染化和空气污浊化日趋严重,呈现出污染类型多样化,面源污染与点源污染并存,生活污染和生产污染叠加等特点,严重威胁乡村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多方面进行重构乡村生态。[4]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不是要照搬城市建设的套路,而是要遵循乡村特点,从传统乡村中汲取生态智慧。乡村在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维系生态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城乡融合背景下,实现乡村与城市功能上的互补,是把乡村建设成幸福美丽家园的重要理念和路径。


(三)乡村的文化价值与乡风文明


乡村文化价值是指乡村所具有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功能。乡村文化建设是实现乡风文明的有效抓手。人们常说,乡村是文化的宝库,乡村文化类型十分丰富,首先是农业文化,如耕作制度、地方生产经验、传统品种、生产工具、劳动方式等。诸如稻鱼共作、稻鸭共作、梯田文化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次是民间信仰,这是一种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关神灵崇拜的信仰习俗惯制,它以“敬畏自然、崇德敬祖”为基本思想主题,蕴含着“万物有灵”、“天人合一”等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是原始先民对自然、世界、自我的认知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一种反应,体现着民众趋利避害的文化心理以及对美好生活、理想社会的一种精神渴求[5]。其三是习俗与节日。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形成并世代传袭的生活方式,体现在乡村居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包括劳动方式、消费方式、交往方式以及文化娱乐方式等。习俗往往与民族传统节日联系在一起,表现为婚丧嫁娶等人生礼仪、节日庆典、民族舞蹈、音乐表演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乡村文化价值,还必须清楚乡村文化的载体,这是一个十分复杂、远未被揭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完全可以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6]我们认为,传统文化首先存在于村落的空间结构之中,村落形态、乡村肌理、特色民居、农家院落以及祠堂、庙宇、戏台等公共空间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次,传统文化存在于乡村特定的社会结构之中,家庭、家族的存在以及农户的开放性特征,形成了特定的家族关系、邻里关系和熟人社会,于是就有了上慈下孝、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就有了乡规民约、村落示范、监督和教化功能,也就具有了文化传承。其三,传统文化存在于乡村生产与生活方式之中。乡村生活方式既是乡村文化的内容,又是传统文化得以存在的重要载体。乡村文化规定了乡村居民生产与生活的行为准则、意义和价值,并在乡村生产与生活环境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四)乡村的教化价值与治理有效


所谓教化价值是指乡村特定空间中产生的社会规则以及文化现象对人的行为塑造作用。在乡村发展过程中,乡村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规范,约束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表现出典型的教化特征。


乡村作为一个天然的教化空间,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对村民行为的训导、规范与教育作用,通过邻里的亲近与疏离、群体舆论与压力、节日时令与庆典礼仪、村规民约与习俗等途径,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达事明理、明辨是非善恶。这种教化具有综合性、渐进性和反复性等特点。许多乡俗尽管不是强制的,但是在乡村环境中却是不可抗拒的。成为维系村落共同价值取向和秩序的有效途径。它们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实现了人的行为从服从到内化的转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自治需要一定的条件做基础,其中村民的主体地位、熟人社会、使用共同的资源、维系共同的秩序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前提,在这样的村落环境中,也就逐渐形成了“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的乡村治理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7]乡村自治体现的正是农民当家做主的主体地位,因此,珍惜乡村自治资源,尊重乡村的社会结构,才能为源头治理和系统治理奠定基础。


乡村劳动、节日、礼仪、风俗、习惯、家风家训、村规民约,以及保存在乡村的上慈下孝、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勤劳俭朴、团结和睦等传统美德,都是重要的德治资源,德治是民间社会组织自主化解道德难题、消除道德冲突、增进道德团结的行动机制,为乡村治理提供了行为准则和评判标准。法治是乡村治理的保障。在乡村,自制、德治、法制是融合的,而不是分立的。自治需要法治做基础,德治丰富了自治的内容,自治又是实现德治的途径和形式,法治又为德治守住底线。“乡村道德讲堂”和“村民道德评议会”是在我国乡村被广泛采用的两种自治与德治方式[8]。通过评选好公婆、好媳妇,用身边的好人好事,教育身边的人,让村民在实践中获得道德认知和道德感悟,营造积极向善的社会氛围。并且,三治融合只有在乡村空间结构和社会环境下才是有效的。


三、基于乡村价值的乡村振兴路径


根据乡村价值理论,乡村振兴要着眼于乡村结构修复,使其应有价值在新的条件下得以实现并发扬光大。其实现途径是在整理乡村资源基础上,重新发现乡村价值,通过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放大乡村及其构成要素价值,赋予乡村新的生命力,也可通过引进可以融入乡村价值体系的新资源,为乡村体系注入活力。下文将阐述基于乡村价值理论的乡村振兴基本路径和方法。


(一)挖掘和整理乡村资源


乡村振兴的基础工作是整理乡村资源。乡村资源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首先是自然资源,山、水、林、田、湖、草、动植物、微生物资源等,不仅决定乡村环境,也决定了乡村的产业类型。如耕地数量、质量、人地关系、水资源等,都对农业类型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决定性影响。其次是社会资源,是指社会事业发展程度、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关系网络。具体包括地理位置、道路交通、通讯、知识技术构成、人口数量与结构、村落社会关系与社会组织等;对乡村社会结构的剖析是乡村社会资源分析的重要方面,如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家族结构与家族的功能、邻里关系、干群关系、非正式群体的构成、村民的活动范围、流动半径、结成的社会关系等,都是影响和制约乡村发展和振兴的重要因素。其三是文化资源,人们常说,乡村是文化宝库,乡村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从生产到生活,从农业到手工业,从民居建筑到村落肌理,从民间信仰到乡村习俗,从节日时令到红白喜事,从约定俗成到村规民约,乡村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渗透在乡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乡村文化不仅包括传统文化,也融入了现代科技、城市文明等现代文化。整理乡村的文化资源对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乡风文明建设、乡村的旅游产业发展以及实现乡村的有效治理均具有重要价值。


需要强调的是,乡村的各类资源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类型界限,往往是彼此嵌合,形成不可分割的融合体。比如产业资源可以是自然资源,也可以是文化资源,还可以是社会资源。人们常说的特色产业,其实就是由天时地利人和等综合因素共同决定的。乡村资源整理非常复杂,要按照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对纷繁复杂的乡村资源进行梳理、排列,并对其利用价值进行分析甄别,清楚哪些是当前可以利用的,哪些是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从而为合理利用乡村资源提供依据,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基础。


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乡村资源,使宝贵的乡村资源转化为乡村经济发展优势,我们提出了乡村资源要素平衡模型[9],目的在于考察乡村资源要素利用之间是否协调平衡,要素间关系是否合理。要素之间合理的关系有助于每个要素发挥其作用,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不合理的要素关系会导致要素难以发挥作用,或沦为孤立要素被闲置,或成为负担。分析乡村资源利用的基本做法是考察每一个资源要素对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社会、文化等功能所发挥的作用。如果发挥的是积极作用,表明这个要素利用是合理的。有些要素对乡村价值体系不发挥作用,则属于无效要素。以土地资源要素为例,如果要流转土地或者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或者调整产业结构,就必须考虑其对农业生产、农民收入的影响,还必须考察对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的影响,考察对社会关系与乡村文化的影响。过去有些失误就是由于缺乏乡村价值体系思维,把不可分割的整体割裂开来,结果出现生产发展了、生态却破坏了,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下降了,村庄“漂亮”了、文化失落了等现象。平衡与协调乡村要素关系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来实现。通过制度创新可以改变发展要素间的关系,通过组织创新可以形成新的社会结构,由此协调人与资源要素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为激发乡村活力提供基础。


(二)发现和复兴乡村价值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认识不到乡村价值,导致宝贵的乡村资源处于休眠状态。因此,乡村振兴要在整理乡村资源的基础上挖掘乡村价值。乡村价值既包括乡村的整体价值,如前文所述的生产、生态、生活、文化与教化价值等,也包括乡村构成要素的价值,如地理环境、水资源、特色乡村形态、特色物产、特殊生活方式、地方知识与信仰等,都有其特殊价值。发现这些要素的价值,并揭示其对产业、生活、文化与治理的现代意义,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发现乡村价值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考察资源利用的历史,搞清楚某一具体乡村资源要素的优势与传统利用方式,以此为基础,研究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无再利用和开发的价值,有些东西过去曾发挥过作用,今天可能不适用了。有些过去被视为无价值的东西,今天可能成为了有用的资源。二是从新的角度看待乡村资源,因乡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从不同视角、不同学科、不同思维方式审视乡村时,往往会发现常人难以发现的价值。从这个角度讲,外来人可以发挥特殊作用,如城市人、官员与学者等,由于需求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追求目的不同、视角不同,对乡村要素的价值判断也不尽相同。他们可能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有独特的发现,成为乡村振兴新的增长点。鼓励人才下乡,鼓励各类专业人才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不失为发现乡村价值的有效渠道。


(三)放大乡村价值


乡村价值理论认为,乡村之所以衰落,是因为乡村在封闭环境中低水平循环,能量不断衰减的结果,通过放大乡村及其要素价值,可以实现乡村在更高水平上的循环。放大乡村价值主要有两个途径:第一,把原本不认为是资源的要素,转变为乡村发展要素,如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有机农业、乡村旅游业等,把过去不能获得财富的绿水青山等生态优势转化为乡村的经济发展优势。把原本认为没有价值的老房子、旧物件、地方习俗、乡土文化、地方手艺等开发成文创产品,变“包袱”为财富。第二,通过要素融合实现乡村财富放大。乡村要素融合实现的途径一般为纵向的产业链延伸和横向的乡村功能扩展。乡村价值理论的产业链延伸不仅包括直线式的一二三产业单链式延伸,而且包括了以乡村资源综合利用为特征的多链型产业。乡村要素融合的横向表现是指乡村及其要素功能与价值的扩展,如农业的景观价值、乡村的休闲价值、农业与乡村的艺术价值以及教育价值,都可以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增长点,为乡村发展带来动力与活力。近些年,一些农业文化遗产地和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的古村受到人们的青睐,正是乡村价值放大的体现。


(四)制度创新


中国农村改革就是从改变农民与土地关系开始的,通过制度创新形成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乡村要素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要素间的关系,就可以激发农民的活力和创造力。乡村振兴只有破除束缚农民手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其活力才会被激发出来。乡村价值理论特别强调尊重和确立农民主体地位,在构成乡村的诸要素中,农民是核心,失去了农民,乡村价值就失去了活的载体,也就失去了可持续的发展动力。一些排斥农民主体地位的创新违背了农业和乡村发展规律,会成为乡村振兴的障碍。例如,一些地方以创新为名,以各种名目否定农民的主体地位,要耕地而排斥农民,人为隔断农民与土地的密切联系,把农业置于不可持续的危险境地;有些所谓创新阻断了人们返乡的路,割裂了城乡关系,削弱了城乡要素的流动;有些创新改变了乡村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消灭了传统文化的载体,乡村综合价值由此丧失。这些做法是特别需要值得警惕的。


(五)要素引进


我们主张尊重乡村价值体系振兴乡村,但是并不排斥外来资源。相反,在城乡融合背景下的乡村振兴,要素引进是为乡村注入活力的有效手段。基于乡村价值理论的要素引进,需要强调三方面问题:一是只有那些能够融入乡村价值体系的项目才是有效的。实践中用钱堆起来的典型之所以没有生命力,主要原因就在于项目独立于乡村价值体系之外,没有为乡村价值体系所接纳。二是在引进物质要素的同时也要注意文化要素的引进。乡村作为价值系统需要各个要素的均衡发展,才能彼此促进,形成合力与叠加效应。实践中由于单一经济要素引入,或过分强调增加收入,忽视文化建设,致使乡村结构失调、文化衰落甚至失去乡村生活的教训并不罕见。三是智力资源的引进与人才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没有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振兴乡村无从谈起。就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吸引农民工返乡、鼓励市民下乡、号召新乡贤为家乡做贡献等,都是解决乡村人才匮乏的有效途径。培养和教育农民是基础,只有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才能为乡村振兴奠定群众基础。同时,对干部教育是关键,不了解农业基本特点、不懂得乡村发展规律就难以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就会把乡村引向歧途。社会教育也十分必要,不仅可以营造全社会关心乡村的社会氛围,也可以减少他们遭受挫折的几率。近些年,许多社会组织和城市居民怀着对乡村的感情和对农业的热爱,投资农业或帮助村民建设乡村,结果大多以失败告终,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们对乡村的认识,避免弯路和错路。


[  参  考  文  献  ]


[1]朱启臻.把根留住:基于乡村价值的乡村振兴[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9:2


[2]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23


[3]朱启臻.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产业 ——产业兴旺的一种社会学解释[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8(3)


[4]王永生,刘彦随.中国乡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重构策略[J].地理科学进展, 2018(5)


[5]张祝平.中国民间信仰40年:回顾与前瞻[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


[6]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6


[7] 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人民日报. 2014-3- 6.


[8]孙春晨.改革开放40年乡村道德生活的变迁[J].中州学刊,2018(11)


[9]朱启臻.“柔性扶贫”理念的精准扶贫[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7(1)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