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也是扩大内需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农村居民的2.69倍,较2012年下降了0.41倍。城乡统筹加快推进,2018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较2012年提高了8.07个百分点,目前已有9000万农村人口进城落户,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至59.58%。随着大量农村就业人口转移,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7.2%,较2012年下降2.9个百分点;同时农业积极利用数字技术,2018年我国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达7.3%。
目前看,我国三农发展潜在空间巨大。一是农村潜在消费空间巨大。201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城镇居民的46.4%,较2017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124元,增长10.7%,增速较城镇居民高3.9个百分点。若未来按5.6亿农民每年人均消费支出增加1000元来估算,将每年新拉动消费需求5600亿元。二是三农固定资产投资空间广阔。2018年,我国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3%,高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生产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潜在发展空间较大。农村发展包括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市民化和特色小镇建设,均将带来巨大投资需求。特别是道路、公厕、电力、网络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大规模补短板,会给农村消费扩张提供坚实支撑。三是农村闲置资源利用再造巨大市场。我国普遍存在的农村闲置宅基地、农村住宅以及各种附着于农业资源的权利,规模可观,潜在价值巨大,若通过改革得到有效配置和使用,在催生巨大市场机会的同时,也将给农民带来稳定增收保障。四是三农是社会就业重要调节器。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农村稳定和农业发展,将会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农业数字经济发展。2018年,我国乡村地区经营网络化快速发展,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保持高速增长,2018年达到2305亿元,同比增长33.8%。
未来,有必要将三农作为内需扩张的有力支撑。一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人是三农最活跃、最能动因素。要想方设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持续强化农民技术培训,切实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二是完善乡村经济治理。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制度改革,健全乡村经济治理,鼓励农村生产方式创新,在防控风险前提下加大改革试点,及时总结试点经验,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精准把握户籍和土地等重要政策支点,以点带面,扩大消费和增加投资并重,主动释放三农经济发展无限潜力。四是做好农民工就业支持。经济下行压力对农民工就业冲击较大,有必要加大农民工就业支持,提供就业培训机会,帮助农民工扩大就业渠道,完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
三农也是经济发展动力。目前,我国城镇投资和消费增长趋稳,而农村发展则大有作为,空间广阔。为此,需要以改革创新的思维,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帮助和支持农民增收的同时,努力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积极释放我国经济增长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