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首发院”)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116报告厅举办“第二届首都发展高端论坛:老城?新城?都市圈”。本次论坛以“新城发展与老城更新”为主题,邀请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等多位国内专家和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印度、巴基斯坦等国际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世界各国首都治理之道。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首发院院长靳诺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教授主持开幕致辞环节,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处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严金明教授出席会议并主持学者论坛。中国人民大学首发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张杰,中国人民大学首发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文钊,中国人民大学首发院副院长侯新立等参加会议,来自校内外的学者、学生、政府官员、媒体及社会各界参会代表200余人全程参与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校党委书记、首发院院长靳诺教授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主持开幕致辞环节
靳诺书记表示首发院是依托人大的优势学科建立的首都高端智库,自成立以来,始终聚焦首都治理问题,成果突出。靳诺书记特别强调,首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在首都治理智库的研究中,有几点需要牢牢把握。首先,要遵从城市发展的规律,特别是在维护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问题上,突出城市规划的引领作用方面。其次,平衡发展与宜居的关系,优化大首都圈的发展,要构建与首都功能相匹配超大型城市有效的治理体系。第三,研究治理“城市病”的问题,解决城市发展的问题的同时,也要克服“库多智少”的“智库病”问题,与政府保持紧密联系,打造“在眼前、想得起”的前瞻性智库。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严金明主持“学者论坛I:都市圈治理与区域协同”
国务院参事,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前副部长仇保兴分享了生态新城的三种模式,A模式以技术为本,是一种用高昂投资、高技术创新、高指标来追求零排放的模式。B模式具有“逆城市化,外部植入、被动适应”等特征。然而,低碳生态发展的B模式与当地建筑文化、居住习俗脱节,忽视本地化的低碳建筑材料和传统智慧,从生活方式上倒退到农耕生活方式,远离城市文明。当地人对外部植入的“低碳系统”不理解不支持。C模式具有“建造成本适当,自身可持续,可推广复制” 等特征,同时体现了三个尊重——尊重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尊重普通人的利益。
国家发改委区域发展战略中心副主任、国土开发与地区所副所长夏成发表了主题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首都规划建设”的演讲。在谈到北京市的规划建设时,夏成表示,要把握好战略定位、空间格局、要素配置、坚持城乡统筹、落实多规合一,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以提升首都核心功能为突破,不断朝着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前进。围绕这个任务,至少要从五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一是继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二是进一步强化“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三是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四是着力解决“大城市病”,包括公共交通优先,住房改革,环境改善,市政基础设施;五是严控城市规模,加强沿线区域空间管控。
东京市前副市长,明治大学政府治理教授青山佾认为,全球化影响下的城市发展趋势是不断变化的。过去的20世纪,效率最为重要;但在21世纪,城市的舒适度非常重要。在日本,人们的核心关注点从城市规划转向了社区发展;在欧洲,“空间规划”代替了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青山佾表示,在城市规划上应该采取全面的方式去整合人民的福祉、教育、经济、环境。城市规划在全世界都是一种全面的规划。
巴黎政治大学(Science Po)城市学院院长、教授Patric LeGale演讲的主题是“大巴黎城市治理——基于比较的视野”。他认为,很多城市的局限性在于政策监管达不到的地方,这样会带来严重的城市运转失灵。如今有越来越多的资源聚集到大城市,如项目、资金、专家等,但实际上它存在很多的矛盾。一方面,大城市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政治中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和国家政治有时候完全是分离的。另外一方面,可能和国家存在利益不一致的地方,这种“不一致”对于以后了解城市治理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凯认为,北京老城有机更新需要在模式上进行探索,重在人和人的沟通,连接人与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 王凯表示,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居宜业的乐园。“改革开放40年,我们说中国城镇化的上半场、下半场。上半场我们比较重‘物’,我觉得下半场应该更加重‘人’。”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叶裕民教授指出以城中村为主要空间载体的新二元结构是我国发达城市治理的顽疾。大城市的城中村有“三低两高”的共性特征:“三低”指的是土地利用效率低,产业技术水平低,居民收入低;“两高”指的是犯罪率高,无证建设比例高。叶教授认为新二元结构的诞生有两个原因,一是城中村空间治理难题,二是城中村里聚集的众多外地人口所导致的社会问题,而城中村地区这两个问题的交集是新二元结构的诞生直接根源。叶教授认为“孪生难题”联动解决方案包括两方面,一是将非户籍人口住房需求纳入城中村更新规划;二是提高城中村更新效率的四大关键领域,包括坚持由管理走向治理;坚持全面法治;坚持运用市场去配置要素;坚持系统的思维。叶教授强调新二元结构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战略任务,不仅是首都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随后进行的“学者论坛II:新城发展与规划建设”“学者论坛III:老城更新与社会重构”分别由墨尔本大学建筑建设规划(ABP)学院副院长韩笋生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首发院副院长张杰教授主持。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石晓冬副院长的报告围绕新时代首都空间的治理逻辑展开,即一个时间、空间、治理的复合框架。石副院长指出时间是塑造首都空间的关键节点和核心骨架,并着重对八个空间圈层(核心区、中心城区、副中心、多点地区、生态涵养区、都市区、首都圈、城市群)与八大治理维度(综合治理、国家治理、源头治理、改革治理、结构治理、协同治理、依法治理、系统治理)一一作出详细阐释。
加州州立旧金山大学Richard LeGates教授作了题为《规划北京——基于比较的视野》的演讲,通过多个图表对比总结了北京与华盛顿等城市的异同之处。
Richard LeGates教授列举了详实的数据,分析了北京在人口密度、人口结构、交通连通性、去中心化模式方面的巨大变革,并呼吁大家立足当地、放眼全球。
在《改革创新引领中国都市圈建设》演讲中,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教授深入分析了“都市圈”理念的提出背景,认为该理念顺应了城市化进程中向大都市地区聚集的大势,填补了我国城镇化战略的最后一块拼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与重要突破口,也是推进高质量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尹教授提出应将联系度作为都市圈考评的核心指标,考评其经济联系程度、人口联系程度与交通联系程度。
亚洲理工大学Detlef Kammeier教授将首都城市分为三类:面积很大的经济政治中心城市、面积较小的政治中心城市、欧盟的首都布鲁塞尔与斯特拉斯堡。此外在演讲中,Kammeier教授结合历史背景,讲述了泰国的首都变迁史,指出虽然不断重建首都的过程为泰国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但目前首都曼谷的表现令人满意,没有迁都的必要。
中国人民大学首发院副院长李文钊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首都治理创新与发展:一个界面治理理论的视角》的报告。李教授从治理无处不在与治理理念不足之间的矛盾出发,基于赫伯特?西蒙的研究,提出可从界面治理角度出发包容多样性的理论与实践。李教授从纵向维度与横向维度出发,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物理系统与文化系统等城市子系统为例,阐释了“界面”这一概念。李教授进一步指出,我们需要超越单一界面治理的思想,建构多界面的首都治理体系。
英国社科院院士,伦敦国王大学(KCL)教授Chris Hamnett发表了“伦敦城市更新与绅士化”主旨报告。Hamnett教授热情地用中文向在座参会人员问候。其报告以时间为水平轴,主要以英国伦敦为研究对象,回顾了过去30年间伦敦东区及伦敦码头区等大型翻新改造项目,并表示他目前正和人大的专家学者共同开展关于北京坊土地使用转型的相关课题。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教授杨开忠围绕“实施竞争中?的都市圈化战略”发表了演讲。杨开忠教授阐述了城市化战略的两大重要的特征,并就各地实践中产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最后提出了进行都市圈发展的三大建设性举措。
格罗宁根大学教授,欧洲规划院校联合会(AESOP)前主席Gert de Roo从“城市发展”转向“集体行动与公共治理”的视角,发表了相关演讲。Gert de Roo教授演讲中引用了习近平同志关于城市规划提出的观点“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并指出这一点与其“自我治理”“集体行动”等研究思想不谋而合。
基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城市发展及改造情况,墨尔本大学教授,建筑建设规划(ABP)学院副院长Han Sun Sheng针对堪培拉城市形态、改造的可行性分析、建设过程中政府的角色扮演情况及澳大利亚联邦的方案探索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分析。
印度国家城市事务研究中心主任,EUA 主编Debolina Kundu围绕“城市问题与公共治理”分享了相关研究成果。其分享内容来源于此前一项历时四年的科研项目,该项目由来自八个国家的人员专家共同参与,并受到了英国研究创新基金等机构支持。Debolina Kundu分别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新德里的城市问题与公共治理进行了汇报。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姚永玲教授基于案例分析,进行了题为“都市圈瓶颈在哪里?”的主题报告。姚永玲教授通过对纽约都市圈及东京都市圈的建设情况进行分析与介绍,以我国京津冀地区为例,对中国都市圈现状进行实证考察与研究,最后得出研究结论:都市圈最大的瓶颈来源于行政区划与公共交通。
学者论坛之后进行的圆桌论坛环节以“首都城市治理——比较与借鉴”为主题,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秦波教授主持。
来自德国、法国、美国的3位学者与国内4位重量级嘉宾现场对话。他们分别是亚洲理工大学教授、国际城市区域规划协会前副主席Detlef Kammeier,巴黎政治大学城市学院院长、教授Patric LeGale,加州州立旧金山大学教授、The City Reader主编Richard LeGates,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总规划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施卫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凯,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石晓冬,中国人民大学首发院研究员、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黄石松。7位对话嘉宾各抒己见,分享了各自对首都发展与治理的研究成果和独到见解并与现场观众展开了互动与讨论,呈现了一场层次高、规模大、成果多、影响广的学术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