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北路社区民乐团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们带去新年慰问演出。
生活晨报全媒体记者 高万军 太原报道博雅阁、惠雅阁、风雅阁、静雅阁,乍一听,以为是名人雅士的书房,其实是社区养老的居所,这里就是太原市万柏林区千峰北路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养老服务中心”)。
来到二楼的养老服务中心大厅,北侧是老人们居住的房间,房间名字起得雅致,房间内同样淡雅舒适,四周墙壁用软性材料包裹,适合老人们起居。“老人们的房间起名用‘阁’,体现了对长辈的尊重,让生活在其中的老人感受到生活有人照料,同时激发良好的生命状态。”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徐涛介绍。一场特殊的迎新晚会:演员用心演,老人用心看
2019年12月30日15时,养老服务中心迎来了千峰北路社区民乐团的慰问演出。老人们在护理员的搀扶下走出房间,聚在大厅看演出。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演员们送上民乐合奏《花好月圆》《好日子》、男女声独唱等节目,演员们演得精彩,老人们看得热闹,掌声阵阵,不绝于耳。“平时难得有看演出的机会,这次社区民乐团的演员们主动上门为老人们演出,给老人们带来了一场特殊的新年晚会。”徐涛说,民乐团的演员们用心演,老人们也用心看。为了丰富老同志们的日常生活,养老服务中心平时也会为老人们组织书法、舞蹈等活动,让大家尽量动起来,“嗨”起来。
千峰北路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于2016年7月,托养服务面积350平方米,设置床位20张,现由山西青鸟颐居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运营服务。中心配备服务站长1名,养老护理员4名,设立托养区、康复区、护士站、中医理疗室、助浴室等区域。
慰问演出,一场特殊的新年晚会,演员们演得精彩,老人们看得热闹,现场掌声阵阵,不绝于耳。
脑梗患者重拾自信:儿女们看到他的变化甭提有多高兴了
“这儿的环境好、服务也好,所以我就来这儿养老了。”今年80岁的田万明老人曾是一名公安民警,一直居住在太原工人文化宫宿舍院。前两年,因为患脑梗、糖尿病,一直与儿女同住,但是儿女们照顾不过来。得知自己家门口有了养老服务中心,就从子女家搬回了千峰北路社区,直接住进了养老服务中心。
刚入住时,因为脑梗后遗症,田万明话也不会说,觉得自己像“哑巴”,右手也不能活动,一度很悲观。针对他的情况,护理员经常为他按摩右手,不时地开导他。每天,他坚持背古诗词,在大厅散步,和其他老人聊天。现在,他不仅右手恢复了功能,而且说话流利,与人交流没有任何障碍,儿女们看到他的变化甭提有多高兴了。
目前,养老服务中心服务托养老年人8位,包含半失能老人和自理老人。2017年,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形成战略合作关系,社区卫生服务站统一为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社区医生每日查房,定期为老人进行常规体检,保障老人身体状况的实时监测和健康信息的持续记录。
中心成立以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面向社区15分钟服务半径,为社区的620余位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服务项目涵盖医疗保健、康复训练、助浴、助餐、助急、休闲娱乐、心理咨询、老年维权等。同时为周边近50位老年人提供了托养服务,为周边1000余位老年人提供了日间照料服务。护理员高阿姨给98岁的武彩云老人喂水喂药。98岁老人颐养天年:得像哄孩子一样哄着他们
“来,我扶你上床,喂你吃药。”2019年12月30日16时许,看完民乐团的演出,护理员高阿姨用轮椅把98岁的武彩云老人推回房间。老人心烦,按照惯例,高阿姨先给她吃镇定安神的药,然后让她躺在床上闭目养神。
武彩云老人有四个子女,年龄最大的70多岁,子女们各自照料自己的家,无暇照料她。武彩云来养老中心快一年了。二儿子每天下午下班后会来看她,其他子女也轮流来看望她。
这不,见二儿子还没来,武彩云就开始念叨:“二小,二小还不来了?”高阿姨忙哄着:“快来了,快来了,等会儿就来了!”
正说着,二儿子急匆匆走进房间,母子见面,紧紧地拉着手。武彩云说要上卫生间,二儿子赶紧扶坐在轮椅上,去了卫生间。“母亲在这儿养老,生活得很好,我们几个子女都很放心,”二儿子欣慰地说。离家不离亲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给老人提供了托养服务,给了子女看望老人的便捷。“人年龄大了,大多很缠人,爱发脾气,怕孤独寂寞,总希望身边有人陪着,你就得像哄孩子一样哄着他们。”高阿姨今年五十多岁,和这里的老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视他们为亲人。每天清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给老人们洗脸、刷牙,清洁卫生。行动不便的老人需要把脸盆放在凳子上给他们洗,能行动的老人就扶着去卫生间洗。晚上睡前,高阿姨还会给老人们用温水泡脚、进行足部护理、喂药,晚上还和老人们住在一起,夜间随时查房巡视。
“来养老中心的老人,都是我们的宝贝,应该给他们宝贝般的呵护和关爱。下一步,中心将增设理疗项目,让更多老人享受到中医理疗保健服务,同时扩大居家上门服务,让更多居家老人得到照护。”徐涛坦言,自己是部队医生出身,对养老事业很感兴趣,在他看来,为更多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为子女解决照顾老人的难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