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向着更高的目标(70年,共同走过·对话两代体育人)

发布时间:2019-11-06 10:50:47   来源:东方头条   点击:
郑凤荣: 1937年出生于山东济南。1953年入选国家队,1957年以1米77的成绩刷新女子跳高世界纪录,是新中国第一位

郑凤荣: 1937年出生于山东济南。1953年入选国家队,1957年以1米77的成绩刷新女子跳高世界纪录,是新中国第一位打破世界纪录的女运动员。

王宇: 1991年出生于广东珠海,毕业于清华大学。曾获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男子跳高冠军,2018年夺得雅加达亚运会男子跳高冠军。

核心阅读

田径被誉为“运动之母”。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田径健儿靠着不懈努力,推动中国田径运动逐渐走向世界前列。如今,新一代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向着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

田径被誉为“运动之母”。田径运动的普及程度和田径选手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竞技体育实力的重要标准。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田径人不断努力前行。1957年11月17日,20岁的郑凤荣一举创造1米77的女子跳高世界纪录,国外媒体称赞说“一位20岁的中国姑娘在北京以有力的一跳向世界田径宣告,6亿中国人不会永远落后。”几十年过去,一代代田径健儿靠着不懈努力,推动中国田径运动逐渐走向世界前列。

争创荣誉

记者:两位在运动生涯中都取得了出色成绩,在赛场上为祖国争得荣誉对你们意味着什么?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郑凤荣:1957年10月20日,周总理专程来到当时的北京体育学院看我的跳高比赛。当时我想挑战1.75米的全国纪录,也为创造1.77米的世界纪录打下基础,没想到心态有些复杂,结果失败了。

当我难受的时候,有人通知说周总理要接见我。我上了主席台,看到周总理拿着一束鲜花等我。我接过鲜花,握住总理的手说,我没跳好。周总理说,很好嘛,你还年轻呢,你以后一定能打破世界纪录。我们还会出更多的张凤荣、李凤荣。总理的关怀对我来说是很大的鼓励,也使我产生了巨大的动力。没过一个月,11月17日那天,在北京市田径运动会上,我终于打破了世界纪录,感觉特别自豪。

王宇:能为国家争得荣誉,是自己选择竞技体育这条道路的初衷。穿着国家队队服参加比赛,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去年的雅加达亚运会,我为中国田径拿到阔别已久的男子跳高冠军,非常骄傲。我刚走上体育道路的时候,正值男子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拿到男子110米栏冠军,我看到国旗在赛场为他升起的场景,触动特别深。而在自己拿了亚运冠军、国旗因我升起那一刻,我觉得这一切辛苦都很值得,这么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赶超先进

记者:郑凤荣、朱建华等跳高运动员在当时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如今中国在跳高项目上与世界顶尖选手还有一定差距。当时我们的优势是怎么确立的?如何看待现在的差距?

郑凤荣:我当时创造1.77米的世界纪录并不是偶然的。我采用的直腿摆腿的剪式跳法,也被称为“东方式”跳法。很多外国运动员是45度的角度,而我是从正中间、90度的角度来跳横杆。这种“东方式”跳法摆动腿在12点钟方向,起跳腿是类似芭蕾舞的动作,必须蹬直,在6点钟方向。“东方式”跳法要求的技术水平很难达到,所以那一次我能打破世界纪录并不是偶然的,不打破世界纪录就“对不起”这个先进的技术动作。

王宇:首先,我们必须向国外的优秀运动员学习先进的技术动作和保障方式。此外,一定要鼓励那些练习跳高运动的青少年树立自信。我们不比其他国家的选手差,只是有时不够自信而已。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能在赛场上创出佳绩。

磨练意志

记者:在两位看来,中国跳高乃至中国田径想要进一步发展,运动员还应该做哪些努力?

郑凤荣:当年我们想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必须要有独特的方法,并且保证训练强度和运动量。还要有永不放弃、顽强拼搏的精神。过去的训练条件非常简陋,没有室内田径馆,也没有灯光,有时候天黑了还没有完成训练计划怎么办?教练就想出了一招,在横杆上挂一个白手绢继续练,不跳过这个高度不罢休。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高度28次过不去,最后成功了。所以一定要有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的自觉意识。

王宇:我觉得现在的年轻运动员具备很多优点。但对他们的成长而言,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动脑。除了天赋、经验、坚持,还要在训练和比赛中勤于动脑,善于把握获胜的机会。希望运动员能多思考自己的优点是什么、怎样去赢,以及怎样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01日 14 版)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