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两位“80后”村支书见证山村巨变

发布时间:2019-10-28 11:02:20   来源:东方头条   点击:
山村巨变,如今的东源村展现蓬勃生机。两位“80后”村支书,展望东源村发展各有一个心愿。

山村巨变,如今的东源村展现蓬勃生机。

两位“80后”村支书,展望东源村发展各有一个心愿。

红网时刻10月28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王欢)湘南边陲,翻过最高的那座山就到了另一个省。山坳坳里,有一个叫东源村的偏僻村庄。寒来暑往、冬去秋来,三湘父老在此世代居住。从土里刨食,在山上取水,靠老天爷吃饭。

2019年的这个秋天,更明亮的晨曦,更轻柔的晚风,捎来了记忆中的歌谣。歌谣是这样唱的:“水泥台阶白粉墙,家家户户住洋房,屋前屋后一个样,路路小车并排行……”过去的人们,含着热泪带着苦笑哼唱这首歌。歌词中的场景,对于他们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歌词的作者叫范国春,今年81岁。创作歌谣时他58岁,是宜章县关溪乡鲫鱼塘村的村支书。

“那时候真苦。现在这些变化,当时想都不敢想。”老人笑,皱纹在脸上笑成了一朵盛放的菊花。

是啊,山村巨变。如今,山村的梦想从歌谣里飞出来,飞出了人们的“计划”和想象,仿佛延伸舒展的道路,抵达外面的世界,触摸遥远的天边。

25年工龄的老村支书:记忆中只有贫穷饥饿

2019年9月19日,郴州宜章县关溪乡东源村。从村委出发,我们驱车行驶在乡间的水泥路上。中烟的扶贫队员瞿欣驾一辆摩托车,一溜烟地消失在一个个村口拐角。

他要带我们去见一个人。

菜地里一棵梨树挂满果梨,压弯了枝头,尽头探出一位老人家,笑得合不拢嘴,看着我们。他叫范国春。2016年,东源村由鲫鱼塘村、栗木村、鲁塘村三村合并,他在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担任鲫鱼塘村村支书。

为什么叫鲫鱼塘村呢?当地人传说,他们的老祖公(也许是宋明代)骑马经过此地,路难走,水也没得喝,马直接躺倒在地不走了。老祖公也累了,心想那就都歇歇吧,便靠着一口古井躺了下来。老话怎么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老祖公正眯眼躺着,突然感觉耳边有水流的声音,他一看,井里有清凉的泉水,水里还有游动的鲫鱼。老祖公高兴之余,决定在此永久居住,繁衍子嗣永继香火。

范国春是老祖公的多少代无从考证,但他不仅清楚村名由来,对于之后村庄的面貌和故事,他也是“心里有一本书的”。范国春出生于1938年,从小,他的记忆就和贫穷、饥饿分不开。从艰难岁月中活了下来,1971年,33岁的范国春担任鲫鱼塘村的村支书。他能力突出,为人公正清廉,深得村民信任,在村支书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5年,直至1996年。

歌谣描绘深山蓝图:洋房、道路和小车

“山穷人穷,水尽路断,没有希望。”范国春这样形容过去的村庄。上世纪80年代,因为土地不适合种植水稻,人们辛苦劳作一年却吃不到一口白米饭,红薯、玉米是主食,却也填不饱肚皮。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改革开放浪潮奏响澎湃发展的高歌,山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鲫鱼塘村的村民却依然为一日三餐忧愁度日。没有道路,人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是路,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2000年以后。村里渐渐有了泥巴土路,人们破衣赤脚走在路上,依然看不到发展希望。外面的女孩不愿嫁过来,村民采取交换女儿的方式,为儿子娶亲,又称“扁担亲”。有的近亲结婚,生出了残疾人。山多地少,人均三分田,山上石漠化严重,存不住水,村里百分之七十的人家还要买米吃。许多村民住在老旧土坯房里,直到2018年,村里危房数量达到92栋之多,是全县危房平均数的十倍。

村里荒草丛生、垃圾遍地,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小孩艰难度日,村里的光棍数量一年比一年多。“日子过得和黄泥巴水一样苦。”范国春说。三村合并后,东源村依然以“大”、“差”、“弱”闻名乡里。宜章全县23个脱贫村,东源属于最落后的,要资源没资源,要条件没条件,典型的深度贫困村。

“我心里急啊,难道我们东源村的乡民只能过这样的生活?”范国春说。他创作了一首小诗,为村庄描绘了蓝图。这幅蓝图里,村庄有洋房、有道路,还有小汽车。

村支书新梦想:东源村迎八方来客

中烟的扶贫队来了。老村支书着实高兴了一阵,他跟1988年出生的后生陈斌说:你现在是村支书,你要把握机会。

陈斌,东源村现任村支书,两年前还在广东的鞋厂里务工。扶贫队来了后,给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年轻人特别是党员打电话,希望他们回村搞发展建设。

他回来了。通过选举,陈斌成了东源村的村支书。他发现东源村就两条路,一条横的,一条竖的,3.5米宽,两台车会车都是大问题,通往莽山国家森林景区的路还是条断头路。

扶贫队提出流转土地在山上种油茶,山下种烤烟,陈斌拿不准,打电话给老支书范国春。老爷子二话不说,斩钉截铁地说:“转!”

陈斌想起一件事。上世纪80年代,鲫鱼塘村没有电,没有学校,时任村支书范国春发动全村村民上山造林,荒山上种上了松木、杉树等树木,卖树换来的钱一分不少地投入到了高压线的架设和学校的建设中。“高压线花了3.6万元,学校花了8.7万元,这在当时是笔大数目,这是老村支书带领村民敢想敢干带来的成果。”陈斌从荒山造林的事迹中得到启发,发动村中族老,给村民们做思想工作,最终,数千亩的土地得到流转,荒山变绿,并流出了财富。

解决了地的问题,新老两任村支书最操心的一件事是道路。他们跟扶贫队提要求,希望加宽村中的主干道,建好通往莽山旅游景区的道路,通往乡政府的路最好也拉通,这样,原来闭塞在山坳的东源村四面拉通,“死水变活水,穷人变忙人、变富人”。

如今,这些道路有的已经建成,有的已经动工。原来落后的村庄有了现代化的智慧共享农业,原来倒塌的土坯房屋变成了网上订购的共享民宿……

对于山村,陈斌有了新梦想:家家农庄,户户生意,年轻人撸起袖子加油干,老年人田园风光里有休闲,发展的东源迎来了八方来客,它真正地“活”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