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是中国最美、最富诗意的传统节日。听着古老的调调,尝口清甜的秋茶,鼻尖飘过阵阵菊花香,银色的月光洒满大地,这是何等美丽的画面!自《礼记》中就有了“秋暮夕月”的记载,千百年来,中秋民俗随着时光的流转而沉淀,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拜兔儿爷等习俗,流传至今。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团圆”,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
江南水乡 赏明月寄情思
徜徉于灯雨长廊,把杯闲坐,水乡赏月,似乎空气中都笼罩着一股诗意。碧水相环,楼阁相望,小船轻摇,绿影婆娑。如果白天的乌镇给了你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感受,那么夜晚的乌镇则是另一番迥然不同的风情。
夜幕降临,灯光早已将西市河沿岸勾画得晶莹剔透。西栅的灯光色彩不杂乱,不刺眼。檐下的黄,墙边的白,自然展示着每一处值得显露的美。古树下、桥拱里、水阁石柱中、河埠台阶上,各种冷暖色调的灯光相互辉映;高耸的马头墙、观音兜,起伏的老建筑屋脊线,楼亭的飞檐翘角,甚至鳞次栉比的瓦面上都被灯光勾勒出本色轮廓;原住民家的门缝中、窗棂间漏出的点滴灯光透出了温暖的亲情;一条条船打起的灯笼,像千万只萤火虫,让人有恍然不知身在何处的惊叹。
坐船,也许是最惬意的夜游西栅的方式。水中灯光辉映,船桨轻摇,如划破了一池碎银。
这里的桥多。从一座座石桥中穿越,好像穿梭在一个个时空隧道。“彩虹跨水明如画,白石横空影若环”“寒树烟中,尽乌戍六朝旧地;夕阳帆外,是吴兴几点远山”……停船细读那一副副意味悠长的桥联,如同徜徉在古色古香的历史文化长河中。
北京胡同 拜兔儿爷祈平安
在老北京习俗里,过中秋除了吃月饼,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拜兔儿爷。在前门大栅栏的附近一个叫杨梅竹斜街的地方,我不经意间觅得了一间隐藏在胡同深处的“老北京兔儿爷”店。
兔儿爷,即“北京泥彩塑”,2017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今,兔儿爷成了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对外文化交流礼品。
据“兔儿爷张”的第五代传人张忠强讲,兔儿爷的制作技艺十分讲究,“三分坯,七分绘”。须得心里有形,手里有艺才行。“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相传古时候,老北京城里发生了一场瘟疫,病死很多百姓。嫦娥在月宫里看到此情景,就派捣药的玉兔下界去为百姓们治病。于是,玉兔变成了一个白衣郎中,怀抱玉杵和药臼来到了民间,很快消除了京城内外的瘟疫。北京城的百姓感激玉兔的恩德,就请能工巧匠用泥塑彩绘做成玉兔的样子供奉在堂前,尊称为“兔儿爷”。逢年过节,特别是中秋佳节,都要供奉祭拜,慢慢地兔儿爷在老百姓心里演变成保佑全家平安吉祥的守护之神。
太行山里 打月饼品古味
每到中秋节,几乎每家都会在餐桌上放上月饼。现在的月饼馅料五花八门,包装、价钱也不尽相同。可你还记得儿时月饼的味道吗?那用火炉慢烤而成的土月饼,金黄色的外表,上浮朴拙的图样,吃起来却是入口香甜,层层酥香,原生态的美味绵久留长。
位于太行山深处的盂县小崔家庄村,这里的庄户人,每年还会使用旧式土炉,做些“自家味道”的月饼。
今年60多岁的牛文明,就很会打月饼。他说,月饼原料的搭配和比例很讲究。他有自己的秘方,一斤面搭配多少鸡蛋、油、红糖及馅料,都有自己的计算方法。
三分制作七分烤,他的烤炉,其实就是几块石头上放了个深口的铁鏊子,上面再盖个浅口的铁鏊子。牛师傅把扣好的月饼一个个摆在深口铁鏊上,盖上铁盖,使劲煽火,木炭样的柏树根很快烧红,随之飘出一股清香特异的柏油味。不一会儿,牛师傅打开盖子,逐一翻了一下月饼,盖上盖子继续用小火再烤五分钟。说话工夫,月饼出炉了,金黄的月饼整齐地排列在鏊子上,橙黄色的表皮散发出阵阵香味。这是最传统的手工月饼,醇正的味道、自然的外表,十分受人欢迎。
徽州古镇 伴“月沼”醉桃源
说起中秋,就会联想到月亮,而那些与月亮有关的地名,也总是极富诗情画意。在古徽州“画里乡村”宏村中心,就有一处由天然泉水汇成的月形的池塘“月沼”,一汪碧水是村子里九曲十八弯水渠的起源,池塘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的房屋整齐地有序分列四旁,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和错落有致的民居,老百姓称月塘,因形似半月而得名。
据说月沼建于明永乐年间,当时宏村人汪辛和夫人胡重娘,发现村中有一泓天然泉水,冬夏泉涌不息,便请人制定扩大宏村基址及进行村落全面规划水系蓝图,又把村中心天然井泉处建月沼池塘,引水入内。开挖月塘时,很多人主张挖成一个圆月形,而胡重娘却坚决不同意,她认为“花开则落,月盈则亏”,只能挖成半月形。重娘的意见被采纳,月塘最终成为“半个月亮爬上来”。
过去,徽商妇们在岸边浆洗,在水边倾诉,在埠头垂泪,思念远方的亲人,叹息似水流年的年华,在无奈的镜花水月中寄托自己的梦想。而今,月沼常年碧绿,水平如镜,塘中鹅舞红掌,鸭戏清波,空中炊烟氤氲,徽风柔波,妇女浣纱洗帕,顽童嬉戏,恰似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