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21亿索赔案开庭,是威马耍无赖还是一场迟到的正义维权

发布时间:2019-09-22 21:30:01   来源:东方头条   点击:
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是要大大落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所以,中国自主品牌难免要度过逆向开发这个阶段,本田CR-V(参数|

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是要大大落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所以,中国自主品牌难免要度过逆向开发这个阶段,本田CR-V(参数|图片)、丰田RAV4(参数|图片)等车型是众多SUV的“抄袭”对象,可以说,那些可以生存至今的自主品牌,都是从早期的“借鉴”阶段发展到后来的自主研发。

由于国内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够完善,使得很多外资品牌车型在国内就算被抄得“烂大街”,也没能通过法律途径去维权,关于汽车行业知识产权案件的纠纷中,原告的败诉几率是非常高的,本田曾向双环索赔3.4亿到最后却要倒赔1600万。

随着汽车“新四化”时代的到来和新能源车的崛起,冒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造车新势力,汽车人才在短时间内是有限的,各大车企中核心人员的流动在近几年非常活跃,但如何去界定商业秘密的泄露,甚至是触碰到法律法规的“红线”,是车企和相关法律机构需共同面对的难题。

近日,堪称中国汽车行业知识产权纠纷最高索赔金额的诉讼案,吉利状告威马21亿索赔案终于开庭了,有趣的是,作为主告的吉利方向法院申请不公开审理,似乎不愿意将案件公之于众;而作为被告,威马坚称并无侵权行为,选择支持公开审理,似乎很想让大家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

虽然诉讼并未公示,但据了解,吉利此次起诉威马汽车旗下的四家公司,称威马复制了其车型,提出经济赔偿,并追回已被威马方面申请的专利,但两者截然不同的态度似乎能说明点什么......

剧情不断

事实上,在开庭之前业内早已对此案进行了多番猜测和解释,吉利与威马的核心争夺点可能正是“专利”的问题,毕竟包括威马汽车董事长兼CEO沈晖在内的多名核心员工,都曾任职于吉利,几乎是原“吉利系”创始团队配备,相信这是威马汽车得到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紧接着,在开庭前几天又迎来了新的剧情,案件直指威马首款量产车型EX5抄袭吉利GX7(参数|图片),新增了一位关键人物——侯海靖,曾是吉利集团副总裁,同时也负责成都基地GX7也就是远景SUV(参数|图片)的研发和生产,而侯海靖加盟威马也非常低调,几乎没有在公开场合露过面。

所以说,威马的研发团队是几乎掌握了吉利SUV车型GX7的全部资料,而一款全新车型的研发周期至少需要5年甚至更长,还有大量人力、资金的投入,对于一个造车新势力来说,是没有理由放弃这么好的“借鉴”机会,团队积累了这么优秀的经验和技术,如果不好好利用还不如聘请一班新人来工作。

针对近日开庭审理的吉利起诉威马商业秘密纠纷案,威马方面称:“吉利对威马的诉讼是毫无法律根据和事实依据的,威马没有任何侵权行为。的确,类似的知识产权案件,更多是作为打击竞争对手的一种商业营销手段,威马方面称吉利的行为本质就是一种不正当竞争。

背后细思极恐

国内汽车行业“逆向开发”是普遍存在的,车企的技术、商标、设计等各类侵权,本来就有很多说不清楚的地方,如果可以,众泰估计早早就要破产了,路虎也不会和陆风纠缠多年,汽车界知识产权的这件事是任重而道远。

最为国内最大的自主品牌车企,吉利为何要和一个造车新势力过不去呢,据媒体报道,吉利是掌握有“真凭实据”的,那就是威马EX5(参数|图片) 2703mm的轴距和吉利GX7 2661mm轴距比较接近,以及两车型的轮距是一模一样的。

以此为由说威马EX5出自吉利GX7未过太片面了,一辆车的平台本来就是一个标准并由多个因素构成,轴距、轮距是一方面,还有机械设计、转向系统、悬架结构、底盘架构等等,所以,就目前来说是没有证据直接证明威马EX5源自吉利GX7平台。

如果说威马EX5真的是出自吉利GX7平台,那据媒体报道称,GX7本来就是以丰田RAV4底盘为基础而开发出来的一款车型,那它是不是一款抄袭而来的车型呢?而更令人细思极恐的是,一款堪称新时代的纯电动SUV,居然是一款“油改电”车型?

对中国电动车是好事

所以,对于吉利汽车来说,要赢得这场官司也并非易事,对于威马EX5和吉利GX7之间的区别,如果说轴距、轮距数据一样或者相似就涉及抄袭行为的,那么吉利GX7和丰田、本田等相关车型的数据相近,是否也意味着别的车企也要告吉利存在抄袭行为呢。

人才流动是非常正常的情况,吉利也有很多来自比亚迪和上汽等车企的人才,比亚迪也有来自奥迪、奔驰的工程师和设计师,高薪挖角也是屡见不鲜,自主品牌都是靠逆向开发而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随着各个车企间的工程师不断游走,所谓的车型雷同也不必太过诧异了。

随着核心人员的流动,如何去界定商业秘密的泄露,这一直是一个灰色地带,尤其是对知识产权保护较为薄弱的中国汽车产业。那么,吉利这次大动干戈去起诉一个造车新势力,按照目前的走势来看,胜诉的几率不高,尤其是中国汽车圈广泛存在“抄袭”的不利因素,警示或许是吉利这次的主要目的。

吉利想通过此次诉讼事件,希望中国汽车业知识产权薄弱的局面能有所改变,这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未来来说是一件好事,它为中国汽车行业树立了一个好榜样,警示业内尤其是那些正在研发阶段的造车新势力。

中国电动车个个都自诩为“中国版特斯拉”,怎么不好好学学人家坚持原创的态度呢?

------分隔线----------------------------

浏览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