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晓林 郭有信随着今年7月北汽集团入股戴姆勒成为其第三大股东之后,奔驰与三个中国合作伙伴的关系变得有点微妙了。在9月11日的法兰克福车展上,第一次接受中国媒体公开采访的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康林松(Ola K?llenius)在接受经济观察网在内的媒体采访时,重新定位了包括北汽、比亚迪、吉利在内三家企业的合作定位。
“北汽集团是戴姆勒在华十多年来的长期合作伙伴,我们共同建立了合资公司北京奔驰,这是奔驰在华发展的基础。”康林松说。2019年上半年,北京奔驰实现了11.9%的高增长,累计销量达到28.2万辆,按照权益法计算,拥有北京奔驰49%股权、北京汽车9.6%股权的戴姆勒,赚取的利润分别为51.2亿人民币(6.69亿欧元)、1.61亿人民币(0.21亿欧元),合计52.8亿人民币(6.9亿欧元)。而今年上半年,北京奔驰(包括北京汽车)对戴姆勒集团的利润贡献率已达到76%。
康林松表示,奔驰和北汽双方共同在生产、研发、销售、售后等领域投入了数十亿欧元,其相信未来还有更多共同发展的机会。“我们会与北汽集团一起将现有合作提升到新高度。”北汽董事长徐和谊此前透露,北汽和戴姆勒正对双方在新能源汽车上合作进行商谈。”下一步,我们在新能源领域,也会有深度的合作。其他的合作也会展开。”徐和谊如此表示.
在日前成立的北汽新能源试验中心中,就包括一个北汽和戴姆勒合建的实验室,主要围绕电池展开研发和试验。据悉,未来奔驰在大中华(参数|图片)地区所有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检测,都会在这个联合实验室中进行。目前,双方还正在电池的梯次利用上进行商讨,双方将在该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除了北汽,比亚迪和奔驰的合作也已经有8个年头。2010年,奔驰和比亚迪采用技术合资的方式联合推出腾势品牌,2014年腾势汽车(参数|图片)首款也是唯一一款车型上市。对于戴姆勒与比亚迪来说,既希望腾势能成为双方新盈利点,也希望能使双方在技术上取长补短。不过,在发展多年之后,腾势的市场一直表现惨淡。
除2017年攀上4000辆销量顶峰外,腾势年销量基本保持在2000辆左右。腾势品牌成立至今,比亚迪和戴姆勒分别向腾势增资七次,腾势注册资本也由最初的23.6亿元(参数|图片)增至48.6亿元。2019年,腾势被“输血”两次,共计7亿元。此外,腾势也进入奔驰渠道进行销售,双方试图改变这一品牌的市场状况。由于市场表现不佳,且奔驰自身的电动车品牌EQ也将进入中国,此前多次有传言称奔驰将退出腾势。但从康林松的表态来看,奔驰对腾势还是有真感情在。
“七年前,我们与比亚迪展开合作,推出了中国首个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合资品牌DENZA腾势。腾势这款SUV产品为我们在中国的新能源产品提供了很好的补充。双方合作的下一个成果将于明年初在中国上市。”康林松表示。在康林松看来,腾势是奔驰新能源产品的有效补充。
而至于吉利,事情还比较复杂。2018年年初,吉利汽车以73亿欧元(合90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戴姆勒9.69%具有投票权的股份,一举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尽管吉利声明不谋求在戴姆勒企业决策层面的话语权,但收购后仅一年多,吉利已经与戴姆勒达成了合作。
2018年10月,入股戴姆勒仅8个月的时间,吉利宣布与戴姆勒在高端出行领域达成合作意向,2019年5月,这一合作落地,双方的子公司——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戴姆勒移动服务公司共同组建了合资公司——蔚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蔚星科技”),注册资本17亿元人民币,双方各持股50%。
此外,今年3月,吉利控股联手戴姆勒,为后者旗下亏损的smart品牌提供了解决方案——双方将各持股50%成立合资公司,推动smart品牌向全球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转型。9月9日,德国城市空中出行公司Volocopter宣布,完成C轮首轮5000万欧元的融资,吉利控股集团领投,戴姆勒也参与投资,双方各自占股10%。
从吉利与奔驰的频繁互动来看,外界认为吉利似乎有喧宾夺北汽“主”的感觉,但康林松对记者表示,并不希望造成这样的印象。“吉利是我们的合作伙伴,自2018年起也成为我们的股东之一,我们希望选择最合适的领域去开展相关合作,(这些领域是)与现有合作领域不相冲突的。“康林松表示。
康林松对奔驰未来中国的发展寄予了很大期待。”与中国合作伙伴实现和谐共赢的合作,不仅将继续强化我们在中国发展的态势,同时也帮助我们在未来’立足中国,放眼全球‘。“
戴姆勒大中华区CEO唐仕凯(Hubertus Troska)表示,在中国,外资品牌跟不同的本土品牌展开已成趋势,奔驰也是如此。而在这样的合作过程中,奔驰同每一家合作伙伴都在互信基础上有着坦诚沟通,力图与各方达成共赢。“近年,我们跟这三家合作伙伴都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也看好未来的合作。”唐仕凯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