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现有的汽车保有量中,安装有车联网设备的汽车却不足10%。路况数据、售后保险、汽车保养与维修、车主社交等多个领域都需要是互联网对接的,这个领域的机遇吸引了各种创投们开始不断涌入这个领域。
汽车后市场火爆的原因其一是中国目前的汽车保有量巨大,其二我们的汽车消费层次是不断提升的,由此带来了投资的机会。
下面是后市场过去几年比较流行的商业模式:
1、P2P租车,这是分享经济的概念;
2、停车的O2O,大家认为这是一个高频、刚需的切入口;
3、二手车交易,这个不管是现实需求或者是对比成熟市场,美国目前的状况,大家一直都号称中国目前二手车比例是2:1,美国是3:4,这里有很大提升空间,所以这里有大量的创业企业和资本扎堆在这里;
4、洗车的O2O,把车后市场所谓的高频需求与之前最热门的O2O的概念结合在一起;
5、上门保养,把保养需求拿出来,当然也有人打几家巨头的主意做加油的事情,国内的加油比较垄断,但还是会有些创业者做;
6、信息平台,比如查违章作为切入口的服务。
最近资本市场冷却了些,这些领域中有曝出创业企业关闭或者转型的新闻。从我们的角度来讲,第一,资本市场会淘汰一些商业模式或项目,这是物竞天择的正常现象。第二,从转型或关闭中,我们可以反思哪些地方是坑,今后如何避免?哪些可能纯粹是资本市场变动比较意外的情况?分辨清楚这些对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有帮助。
首先比较大的坑,当然比较典型的是,在交通出行领域,滴滴成功之后要通吃整个出行领域。另外,停车或者是洗车的概念是比较高频的,但其实,恰恰这两个领域也是坑比较多的。因为高频到低频的前提是服务达到标准化,但是涉及到后市场的服务领域中有许多非标的、人工信任的过程。
第二个大坑是疯狂补贴。去年滴滴的模式,用了补贴拉来用户,建立平台,把别人都干掉。快的和滴滴脱颖而出因为背后有一个巨大的“干爹”支持他们烧钱,普通的企业是难以做到的。现在的资本市场变了,很多投资人会考虑企业做怎么样,还会看有效用户留存,如果钱违背了经济价值规律的话是很大的问题。然而很多创业者或者创业项目还沉浸在疯狂补贴的虚假繁荣中,看不到背后真正的东西。当年京东烧钱策略是正确的。关键是烧完钱之后建起了庞大的物流体系以及高效的订单匹配。以前中国零售连锁搬动5到6次,但是京东只需要搬动2到3次。同样,疯狂补贴更典型的是滴滴,他把市场圈起来之后,和快的合并,垄断了中国出行的行业。
那么,关于汽车后市场的发展趋势,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一
市值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车龄不断攀升,随之而来的售后问题引起了车主广泛关注。
汽车保有量不断的增加,根据车主的需求,从上游汽配供应商、保险行业、汽车二手市场、维修保养和洗护行业等等将共同形成一个庞大的汽车后市场。
二
保养与维修将变得更加简单
随着物联网与汽车技术的融合,汽车的各类电子设备也越来越复杂。从一定程度上,会提升误操作率和故障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电子设备也会更为完善。今后的电子设备,将预先判断出故障,而非出了问题再凭借各类复杂的故障码查询,提前得知,提前解决,改变人们的消费理念。
三
物联网将迅速渗透后市场
近几年,中国汽车后市场最大的变化莫过于与物联网的融合。车主对于线上的咨询、问价,以及发现一个优质线上服务商的需求更为迫切。
这使得很多风险投资开始涌向汽车后市场,很多企业都在努力建设物联网平台,争取赶上物联网的潮头。相信以后,线上咨询、网购汽车用品将成为常态。
四
借助物联网挑战4S店连锁体系
售后服务一向是4S店的死穴,连锁体系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价格不透明,维修养护暗藏玄机早已是大家热议的话题。而现在汽车后市场可以凭借物联网来挑战传统的4S店体系。
汽车后市场中的企业可以凭借物联网开放、透明的特点,建立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通过管理软件优化自身的业务流程,为用户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与物美价廉的产品,4S店多年来在后市场的“权威”将受到震撼。
综上所述,在物联网的带动下,汽车后市场将成为一个群雄割据、资本大量涌入的投资风口,而依托车联网建设,采集精准的车主用户大数据,整合整个产业生态链,所打的造汽车产业链和车主产业链,无疑将成为想要进入汽车后市场分一杯羹的投资者们的首选投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