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在8K、HDR内容生态链中的投入很大
随着中国家电市场整体环境持续下滑,各个厂商也在寻找不同的出路,作为电视领域一直专注于高端产品的索尼,也开始在产品表现和价格竞争两端同时发力。作为目前电视技术领域中最为尖端的8K显示技术,索尼也早早开始进行布局。无论是年初8K电视产品的发布、上市等一系列动作,还是在内容创作领域的持续投入,索尼可以说是目前在8K产业链当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公司。
当然,内容制作、供应、传播和普通消费者的关系看起来并不大,电视产品的实际观感体验才是重中之重。在观感中,“颗粒感”实际上是推动电视分辨率晋升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最早的720P乃至更低分辨率的电视产品其显示屏尺寸也同样很小,后续主流产品进入到32英寸以上时,分辨率也需要提升至1080P,到现在的55英寸~60英寸占据市场主导,4K分辨率也成为了电视的标配。
这也是目前8K产品主要集中在75英寸以上产品的原因,分辨率的提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数据量与处理能力的要求,7680×4320个像素点相较于4K带来了多一倍的画面信息量,很多人也在担心自己能不能看出来这种显示质量的差异,那么今天钛媒体就通过多个场景的索尼电视实际观感对比来对体验提升进行一个总结。
索尼Z9G VS三星Q900,顶级8K电视的较量
8K电视对比,左索尼Z9G 右三星Q900
首先来看产品间的差异,这次钛媒体体验到了目前索尼和三星的旗舰级产品,分别是Z9G和Q900,两者均是今年年初才亮相的旗舰级8K产品,除了高分辨率之外,在性能上也同样是目前电视产品中最“发烧”的配置,显示尺寸方面两者分别为85寸和82寸,并且支持HDR高动态范围渲染技术。先从整体的观感来看,索尼Z9G在画面的明暗控制方面要更好一些,画面的细腻程度整体看来处于同一水平。
局部放大对比
放大细节之后就会发现它们之间表现差异,比如一些暗部细节的处理,通常对于石头或者树荫这种低亮度的画面,画质芯片会以默认的黑为主的色彩方案,但是这种处理会带来一个问题:暗部细节的丢失,而且由于识别区域和背光调整能力的限制,往往对于低亮度区域的调节也会直接影响到周围相关画面的表现能力,在这一点上索尼Z9G表现出了优势,即可以保留暗部细节和对比度,也不会使得周边的画面被干扰。
拖影对比:左索尼Z9G,右三星Q900
另外,拖影问题也是电视厂商越来越看重的一项表现,尤其是像运动会、球赛、游戏等场景,拖影将会严重地影响到观感,从对比中可以看到索尼Z9G在拖影的控制能力上提供了更好的表现,由此带来的优势就是画面响应速度和流畅度的进一步提升,根据规划在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上,观众将会有机会看到高帧率的8K转播,相信这些体验细节到时候会带来很大的观感差异。
720P流媒体视频播放,索尼(左)其他产品(右)
在索尼的Z9G等产品上,虽然它们本身具备4K乃至8K的分辨率,但是目前主流的影视内容依旧以1080P和少量的4K内容为主,会不会在高阶的电视产品上获得了与旧产品完全相同甚至更差的观感,相信这也是很多人的疑虑之一。这里就要说到对信号的处理能力以及显示内容的自动清晰化了,通过对原始画面的分析,可以识别到原始显示像素的色彩并加以分析随后进行周边颜色调整和拆分显示,因此在4K、8K的电视上即使播放720P或者1080P视频也可以获得类似4K、8K的观感。
放大后的对比图,左侧为索尼,右侧为其他产品
通过我们对细节进行放大,可以看到人物的轮廓对比,索尼Z9G配合8K迅锐图像处理引擎PRO能够将2K、4K片源内容提升至接近8K的水准。即使在720P的在线片源当中,也可以看到左侧产品在人物头发、衣服的轮廓上过渡的更加自然,没有出现模糊不清的边界以及明显的锯齿状纹理。
信息量和色彩都是观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目前尽管8K的片源并不算多,且更多的是用于展示场景的DEMO,但是电视硬件的发展始终是处于内容前端的,同时,在高分辨率下如何更好地加工、处理好不同片源的色彩、亮度等显示也非常重要。反映到电视的硬件部分,与它最直接相关的就是电视的芯片处理能力。
索尼电视和电视处理芯片的发展
索尼在电视芯片的布局上已经有22年的历史了,自1997年开始,索尼就开始针对液晶电视产品的信号处理以及画质推出专门的优化算法和芯片产品,当然彼时的电视产品在芯片应用上的受关注度实际上还不够,随着之后索尼逐步推出了X1系列芯片,大家才开始真正注意到芯片性能实际上对于观感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直到此次钛媒体体验的Z9G电视产品,它搭载的芯片为支持8K、HDR图像处理的X1旗舰版芯片。
复杂颜色场景下的画面对比,左为索尼产品,右为其他产品
更好的芯片与显示调教会带来更好的色彩表现,通过这组实际的对比图可以看到,实际上索尼电视在对于同场景下高光和暗光场景的处理更加自然一些。从整体画面来看,两者在环境曝光度的表现上基本相同,但细节的颜色表现可以看到差异,比如顶部的伞是否可以清晰地看到纹理。
放大对比,可以看到在细节处理上的差异
在放大左侧的窗户细节后,两者的差别也就更加明显一些,左侧画面的窗户依旧维持了正常的曝光水平,而右侧的画面可以看到明显的过曝现象,这种过曝画面的出现会影响平时所看到的画面细节,其背后的算法逻辑在于芯片监测到画面当中存在这种情况的区域,再根据整体亮度调节背光的照射。
另一组场景对比
切换到更多色彩的画面还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乍一看的情况下会认为右侧的画面饱和度、对比度更强,因为背景色和其他颜色的伞产生了更大的色彩差异,而左侧的颜色之间的区隔却不会这么明显,还原性更好。
高光控制与颜色对比度的调整能力
如果想要更加形象地理解这种关系,也可以这样进行想象:一个由纯白和纯黑两种单一颜色组成的画面与一个由白、黑、灰三色组成的画面,显然后者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会更强。在摄影领域中我们也经常会说到色深这个问题,在表现上也差不多,但是在电视的显示当中这种差异更多的不是硬件能力的不足而是算法甄别优化的细致程度。
总结
首先是具体产品的对比,在同为8K旗舰产品的对决当中,从笔者的实际观看及拍摄呈现出的效果可以看出,索尼Z9G在画面拖影、对比度和暗部控制方面确实有一定优势。而在8K产品之外,索尼在其他机型中的表现也十分不错,这也得益于索尼多年在电视领域的积累以及对于色彩的调教水平,除此之外,还有芯片算法、面板品控等一系列优化。
在每一次电视产品革新的背后,实际上都是新一轮技术的角逐,8K时代更是如此,其所涉及到的技术远不止一个高清信号源的解析成像那么简单,索尼一直以来坚持走在电视的高端市场当中,也是源于自己对技术积累的信心,未来索尼也会继续深耕高端电视的产品线,在8K的时代,其拥有的全套产业链以及在电视产品中的不断积累,都将充分地转化为竞争优势。(本文首发钛媒体,摄影、作者/邓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