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延坡工作室丨关于开国大典阅兵式,一定有你不知道的细节

发布时间:2019-09-24 15:58:42   来源:东方头条   点击:
【冷热军史】兵者,国之大事。军队不生产谷物,但生产安全。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军史里的点点滴滴,记录着一

【冷热军史】

兵者,国之大事。

军队不生产谷物,但生产安全。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军史里的点点滴滴,记录着一支军队走过的路。

“井延坡”工作室开辟“冷热军史”专栏,约请知名军史专家定期推出网评文章,解读中外军事史上的热点事件和战史背后的各类冷知识,为您打开一个观军史的新视角。

新中国开国大典的阅兵式,历时两个半小时,受阅部队共1.64万余人,场面非常宏伟。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威武雄壮的阵容展现在国人面前,不仅为新中国的开国盛典献上了一份厚礼,也给世界以震惊。这次阅兵是我国现代阅兵式的蓝本,以后历次天安门国庆阅兵的程序和内容基本无大的改变,但是开国大典阅兵式一些细节还是鲜为人知的。

开国大典阅兵式。

阅兵式地点有两套方案:一是天安门广场,一是西苑机场

开国大典之前,由阅兵指挥所正副主任杨成武与唐延杰受命主持起草了一个《阅兵典礼方案》。阅兵方案提供了两个地点供中央最后确定:

第一套方案:市中心天安门广场;

第二套方案:市郊西苑机场。

这两套方案各有优缺点。天安门地处北平市中心,天安门周围的街道四通八达,受阅部队和参加庆典的群众容易集中,在这里举行开国大典无疑会增加热烈的气氛和效果。特别是天安门城楼就是现成的阅兵台,便于检阅。但是,在天安门广场阅兵,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参加开国大典人员众多,当日城市交通至少要中断四小时;当时长安街不够宽阔,没有经过拓宽,阅兵方队的排面不能太宽。

与天安门相比较,西苑机场的优势在于,它有宽阔的机场跑道,没有阻碍交通的后顾之忧,而且毛泽东和中央领导刚进北平时曾在西苑成功地举行过阅兵。更重要的原因是,那里地处郊区,地形开阔,万一遭到国民党空军的袭击也便于疏散和隐蔽。缺陷首先是须另搭两三个看台,工程大,且不如天安门城楼宏伟壮观;其次,西苑机场距市区较远,数十万群众要参加大典,往返都不方便。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在北京西苑机场检阅人民解放军部队。

两套方案,阅兵指挥部倾向于第一方案,但没有拿出结论性意见。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主任周恩来经过反复权衡,写下了自己的意见:

毛主席总司令少奇同志阅:

日期在政府成立之日闭幕后。阅兵地点以天安门前为好。时间到时再定。检阅指挥员由聂(荣臻)担任,阅兵司令请朱德同志担任。

周 九·二

最终,中共中央采纳周恩来的意见,将阅兵式地点定在天安门。而有了开国大典的成功经验,以后历次国庆阅兵和庆典,都选择在天安门。

开国大典选择在下午进行,主要是从安全角度考虑

开国大典是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开始的,而以后国庆阅兵都是在上午进行。那么为什么这次开国大典选择在下午进行呢?

当时中国南方还有不少地区没有解放,国民党的飞机经常袭扰北方,并企图破坏开国大典。受当时条件的制约,国民党空军夜航能力不行,航速也不快,在大陆轰炸完后,必须在天黑前返回。如果上午举行大典,国民党飞机飞到北京还能赶在天黑前回去,如果下午举行,国民党飞机就来不及飞回去了了。于是开国大典决定在下午举行。这是阅兵总指挥聂荣臻最先向中央军委提出的建议。而10月1日下午举行开国大典,这个消息之前一直是绝密。直到典礼开始前5小时,才由当时的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发出公告。

“新华广播电台,下面播送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仪式,将于今日下午3点在北京(9月27日政协会议宣布将北平改为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以后随着解放军空军战斗力和地面防空力量的增强,拥有了对付国民党飞机的能力,从1950年起国庆活动就都改在上午举行。

防空部队高射炮兵。

阅兵分列式是按海、陆、空顺序,海军方队走在最前面

1949年10月1日下午4点35分,开国大典阅兵分列式开始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雄壮节奏声中,海军方队走在最前面。来自安东海军学校与华东军区海军的两个方队:海军军官方队和水兵方队昂首率先走过天安门,代表着新中国最早的海军。他们当中许多是“重庆”与“灵甫”两舰起义的官兵。当他们通过天安门主席台时,广场上顿时群情激昂、欢声雷动。这不仅因为海军是人民军队新出现的军种,也是因为海军的服装特别——以蓝白色为基调,与草绿色的陆军服装明显不同;大檐帽、水兵帽、飘带、披肩更是海军特有的。

开国大典阅兵式是按海、陆、空的出场顺序。当时的习惯叫法是“海陆空军”,如“海陆空军大元帅”,那一天天安门实况广播也是这样说的:“走在队伍最前边的是解放军海陆空三军仪仗队……海军部队穿着崭新的蓝色军装正接受检阅……”而1950年以后,在天安门举行的历次国庆阅兵式,都是按陆、海、空的顺序。

开国大典阅兵式开始了!海军方队首先通过天安门前。

阅兵式中徒步方队走的不是正步,海军和陆军步伐也有区别

新中国刚成立时,当时人民解放军各兵种并没有统一的队列行进标准,很大一个原因是近代中国引进的军事训练操典来自不同的国家——中国海军历史上受英国影响较深,我军最早的海军官兵主要是原国民党海军起义人员,因此海军方队走的是类似英军的高摆臂大齐步;而陆军沿袭的则是国民党陆军的小幅正步,这是受近代清末新军采用德军队列训练影响的结果。

参加开国大典的水兵方队。

在开国大典阅兵式上,徒步方队走的也不是像现在的正步,而是“大齐步”,摆臂比正常的齐步走幅度要大,这从开国大典阅兵式的录像中可以看出来。这种情况,从1950年我军借鉴苏军队列训练、并结合我军特点进行规范之后才有改观。从1951年国庆二周年阅兵开始,徒步方队通过天安门时开始走正步。

开国大典受检阅的步兵方队,以齐步走的方式通过天安门。

开国大典前一个月中央才决定新中国成立之日“空军也要出动”

当战车师进至天安门广场时,新中国空军分别以双机、三机编队,一批批接连飞临上空。现场气氛达到高潮。

开国大典受阅机群。

1949年9月1日,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在传达中央关于开国大典阅兵的指示时说:“中央决定在新中国成立之日,除地面部队以外,空军也要出动。”本来,阅兵指挥部报给中央的阅兵方案中没有安排空军参加。但是在8月中旬情况有了变化,人民军队的第一个飞行中队已经在北平组建了,通过半个多月的试飞、训练,已经完全具备了升空作战能力。8月下旬的一天,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在听取关于北平安全的汇报时,突然向在座的空军代表提出:你们能不能够组织一个飞行队?通过天安门,接受毛主席、朱总司令和新中国领导人的检阅?当时军委航空局常乾坤局长肯定地答复:可以组织一个小队,小一点的,大队也组不起来。

这样,就增加了飞机通过天安门上空的精彩内容。一开始只安排9架“野马式”战斗机参加开国大典。9月上旬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在南苑机场观看完飞行表演后,朱总司令用企盼的口吻说:“能不能再多几架飞机,什么飞机都行。”后来,又有两架“蚊式”战斗轰炸机、三架刚修复的运输机、一架通讯机和两架教练机加入了受阅飞行队。军委航空局最后敲定,10月1日那一天,将有17架飞机通过天安门上空。这几乎是当时人民空军的全部家底。

开国大典空军担负防空警戒任务,受阅战机带弹飞行

当受阅机群从天空飞过时,其中4架还挂着实弹,这是世界阅兵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原因是受阅飞机还在担负战斗值班任务,挂实弹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因为举行开国大典的时候,我国东南、华南、西南等地区还有大片的国土没有解放,国民党的最高军事指挥官蒋介石还在广州。也就是说,当时的北京,还存在着敌人的空中威胁。就在开国大典举行前的五个月,1949年5月4日,国民党从空军基地出动了6架B-24型轰炸机,飞到北平的南苑上空,在南苑机场附近投掷30多枚炸弹,烧毁了近200间房屋,死伤20多人,这个事件足以说明当时的形势的严峻。后来军委航空局在南苑机场组建了一支具有作战能力的飞行中队担负保卫北平的防空任务。

为了防止国民党空军袭扰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参加阅兵式的部队时刻保持着临战状态。当时受阅的4架飞机挂弹飞行,在接受检阅的同时,还担负着防空警戒任务。

1949年10月1日,在南苑机场等待参加开国大典阅兵式的空军部队。

开国大典那天,为了显示人民空军的力量,第一批9架战斗机飞过天安门之后,兜了一个大圈,跟在教练机后面,又飞过天安门一次,给人感觉是共有26架飞机。而在场的外国记者也没能看出个中奥秘,他们在随即发出的报道中声称“一共有26架飞机参加了编队飞行”,并惊呼“中共一夜之间有了自己的空军”。

(作者徐平,系“井延坡”工作室特约评论员,军史专家)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