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难料,国际斗争的形势波谲云诡,瞬息间变化万千,前一天特朗普还在挥舞着军事大棒“喊打喊杀”,下一秒态度却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据俄罗斯塔斯社9月17日的报道,特朗普在会晤巴林王储萨尔曼时表示,“美国希望避免与伊朗的战争”,尽管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武器”、“最好的装备、导弹、战士”,“但我们不希望与任何人发生战争”。特朗普补充道,美国尚不确定伊朗是否需要为发生在沙特的袭击事件负责,如果五角大楼有发现,“肯定会告诉我们”。
9月14日凌晨时分,沙特境内最大的1座炼油厂和第2大的油田,在也门胡塞武装10架无人机的空袭下,陷入了一片火海,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并不时传来密集的机枪声。此次袭击导致沙特原油产量锐减超过一半,日产量损失高达570万桶,导致国际油价创下28年来最大涨幅,迫使特朗普不得不动用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供应市场需求,以求抑制开始脱缰的油价。袭击发生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国务卿蓬佩奥、共和党资深参议员格雷厄姆纷纷将矛头对准了伊朗。
蓬佩奥当即表示,伊朗需要为沙特境内的“近100次袭击负责”,发誓要追究“德黑兰政权的责任”,格雷厄姆则建议总统立即启动军事行动,对伊朗的石油设施进行猛烈轰炸,称这会“重创伊朗政权”。特朗普总统在2名亲信的支持下,对外表了措辞严厉的讲话,称根据五角大楼掌握的情报,伊朗在这次袭击中“难脱干系”,是袭击事件背后的“罪魁祸首”。特朗普恶狠狠地表示,美国进入了“全面备战”的状态,“炮弹已经上膛”,就等和沙特一起讨论具体行动的条件了。
毫无疑问,特朗普的最新表态与早先狂妄的“战争叫嚣”,简直是“判若两人”,前一分钟还是嗜血的白头鹰,下一秒就化身为温顺的和平鸽,角色切换之快让人瞠目结舌,而特朗普能够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之间,做到旁若无人的“无缝切换”,这种政客的“变脸游戏”堪称耍得登峰造极。特朗普之所以突然将自己说出去的给“活生生”地吞了下去,估计是因为受到了极大的外部压力。就在最近,面对即将爆发的美伊战争,全球性大国俄罗斯发表了措辞强硬的讲话。
据伊朗新闻电视台9月16日的报道,俄罗斯警告美国,不要就沙特发生的石油设施遭袭事件“草率下结论”。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所有国家”都应该避免采取“仓促的结论或行动”,这只会加剧局势紧张,俄罗斯呼吁全球“保持一系列有助于缓解局势影响的行为”。在克宫发布这份声明之前,俄参议员科萨切夫就曾直言不讳地表示,美国企图将发生在中东的“任何坏事”,都怪罪到伊朗头上,德黑兰不该为沙特袭击事件负责。
从现在来看,俄罗斯的警告还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收到“普京不高兴”的讯息之后,特朗普立即收敛了自己好战的态度,主动降低了对伊宣战的调门,开始为自己找台阶下了。特朗普这么做也不是第一次了,事实上,6月20日伊朗击落美军“全球鹰”无人机时,特朗普也曾在发起“绝地报复”之前10分钟,最终取消了空袭的命令,并称不值得为了“无人机”而“枉杀人命”。但事实上,是普京警告特朗普,“任何决定袭击伊朗的人”,“都会为此付出代价”。
作为美国的主要战略对手,俄罗斯不希望美国一统中东能源版图,强势出手是理所当然的,畏首畏尾就不是普京了,当然伊朗本国的强硬态度,也是让特朗普颇为忌惮的重要原因之一。伊朗革命卫队空军指挥官哈吉扎德15日就警告美国,方圆2000公里内所有美军战舰和军事基地,都在伊朗导弹的射程范围内。哈吉扎德表示,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阿联酋迪哈夫拉空军基地以及阿曼湾的美军战舰,都暴露在伊朗的“炮口下”,如果美军“有所反应”,伊朗就灭了他们。
特朗普想以“狮子搏兔”的气势来压垮伊朗,结果却以这种“虎头蛇尾”的方式收场。这仰赖于俄罗斯在关键时刻的2次突然出手,才使得特朗普狼狈收回自己的战争言论,而伊朗也才最终又侥幸逃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