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两国军队经过长期筹划、准备,利用伊斯兰教斋月与犹太教赎罪日之机,向以色列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侵占的西奈半岛、戈兰高地发起突然袭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此次战争中,作战双方均以坦克作为主要地面突击力量。当时,埃及和叙利亚总兵力45.5万人,坦克约4000辆,其他阿拉伯国家投入兵力5万余人,坦克约500辆;以色列常备军仅11.5万人,坦克不足2000辆,埃叙联军在兵力和坦克数量上具有绝对优势。
然而,到战争中后期,以色列军队的坦克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打越多,在以色列装甲部队中甚至出现了一定数量的苏制坦克,这些苏制坦克正是埃叙联军丢弃的“废品”。战争中,以色列保障部队四处搜集埃叙联军废弃坦克上的良好零部件进行拼装修复,先后修复600余辆苏制坦克为己所用。到战争结束时,埃叙联军共损失坦克2600余辆,其中有600余辆被以色列修复后使用;以军仅损失坦克843辆,修复坦克高达3400辆次,也就是说,以军的坦克平均要重返战场接近3次后才被彻底摧毁,相当于坦克数量间接增加了约3倍,再加上缴获修复的600余辆苏制坦克,以色列在战场上投入的坦克数量几乎与埃叙联军持平。这与以色列装甲部队的保障能力密不可分。战前和战争期间,以色列军队在装甲部队的维修保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充分准备。
建立维修体系,缩短后送距离。以军通过预测装甲部队在战争期间可能的损失,详细计算维修工作量和器材消耗量,在战线后方距离不远处设置维修地域,大大缩短维修后送距离,节省了维修时间,提高了修复效率。在西奈方向,以色列军队维修补给中心吉夫加法距离前线部队仅70公里,储备有大量零部件,还设有坦克、装甲车辆修配厂。这样的安排,不仅能够迅速将零部件和维修人员运送至前线,还能把无法进行战场抢修的严重战损坦克、装甲车辆及时后送进行大修。由于靠近前线,修复后的坦克、装甲车辆也能迅速重返战场。在戈兰高地方向,以军在离前线不远的斯诺尼地区和海法附近迈特那斯地区也建有补给和维修基地。除维修补给中心缩短与前线部队的距离外,以军在前线部队后方10至30公里内,还建有各种小型保障基地,在后方维修补给中心和前线战场抢修队之间发挥承上启下、有效沟通的作用,使三者构成一个整体,根据坦克、装甲车辆不同的损伤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处理。
以色列军队还将零件互不通用、维修保障体系不同的美制和英制坦克分开集中使用,M60、M48、M4等美制坦克主要用于西奈战场,“百夫长”等英制坦克主要用于戈兰高地方向,在方便作战组织的同时,还为集约高效展开装备保障工作创造了条件。反观埃叙联军,后勤保障严重依赖苏联,数量庞大的坦克部队需要从苏联进口零部件。战争爆发后,苏联对其零部件的后续补给采取了限制、迟缓和刁难的政策,导致其大量武器装备因缺乏零部件、得不到及时维修而丢弃,作战能力大受影响,原本对以军有优势的坦克部队,也在战争中逐渐消耗。
换件代替修理,提高修复效率。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军队使用美制M88装甲抢修车组成机动修理所,伴随坦克和装甲车辆行军作战,对战场上损坏的坦克就地抢修,尽力减少后送战损坦克数量。据统计,以军战损的坦克中,有2/3在前线就已完成修复,重新投入战斗,只有1/3送回后方工厂修理。同时,以军为提高战场修理速度,采取换件修理为主的方法,保障人员不仅拆卸报废、损坏严重坦克上的有用零部件,还根据战损坦克的不同受损情况,拆取炮身、炮塔、车体等完好大部件,重新组装成可供作战使用的坦克。战争中,以军平均用3辆严重损坏或报废的坦克就能组装出1辆坦克,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修配零部件的前送压力。
积极搜集零件,研究敌装备结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后期,以军维修人员及时将埃叙联军丢弃的苏制坦克修复并交付作战部队使用。这一做法,离不开以军在保障领域长期的积累。以军内编有器材回收机构,每次战斗后,器材回收人员立即清理战场,搜集敌方装备物资,从被毁坦克上拆下完好零部件,这些零部件一方面可留存备用,另一方面成为研究敌方坦克性能特点的第一手资料。以色列在前三次中东战争以及第四次中东战争前期,通过搜集阿拉伯国家军队的废弃坦克零部件,对苏制坦克构造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并组织模拟修复训练。尽管第四次中东战争前,埃叙联军从苏联购买了大量T-55、T-62坦克替换老旧的T-34、T-54坦克,但以色列保障人员凭借优异的野战修理技术和对苏制坦克基本构造的理解掌握,触类旁通,迅速掌握了T-55、T-62坦克的维修保障特点,为修复埃叙联军废弃坦克为己所用创造了条件。
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军在装备保障方面的优异表现,引起了世界各国军队的关注。美国陆军在战后第4天就派出考察团前往战地考察以军战场维修工作。1975年,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在开罗召开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座谈会,期间专门强调研究此次战争中装备保障经验的特殊重要性。许多国家的军队根据此次战争的经验教训,对战时装备保障的理论、体制、装备和组织与实施方法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