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稀奇麻麻
最近一个朋友给我讲了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让我感触很深。
我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家里姐妹众多,蒙上天垂爱,姐妹们一个个都是双眼皮大眼睛,且苗条漂亮。但,唯独我除外。我生来就胖,还是单眼皮小眼睛,痛苦点说,我很丑,至少和我那如花般的姐妹们相比我真的很丑。村里人甚至家里人都说我是爸爸从草洲上捡来的。当然我知道那只是他们对我的另类没法解释而开的一个玩笑。
后来读过安徒生童话,我才彻底明白了:原来我就是一只现实生活中的丑小鸭。
80年代的农村,加上姐妹众多,家境的困难也是可想而知,又胖又丑又穷的我,从小在心中埋下了一颗自卑的种子,很少与人交流沟通……
听到这里,可能我们都会不由在心里暗暗地捏了一把汗:自卑?!又是这个可怕的词!
毕竟,对于“自卑”这个词,我们都很熟悉啊!
我们身边有不少人因为小时的自卑而卑微痛苦,需要用一生去治愈。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都特别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因为自卑影响了学习和成长。
那么,我们今天就干脆放开来聊一聊“自卑”这个话题。一、什么是自卑?
据百度百科解释:自卑是指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
过度的自卑对一个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可能会因为自卑带来的负面情绪而不去交朋友,会因为自卑而导致成绩差,会因为自卑而导致性格内向,等等,总之,我们每一个父母都担心孩子会因为自卑而影响孩子的心灵和成长。
尽管对于自卑的概念大家不陌生。但是,对于自卑很多父母都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二、对自卑的认识误区
误区1 我的孩子半点不自卑
有些父母感到很幸运,觉得自己的孩子健康阳光,半点不自卑,从而疏于这方面对孩子的心理引导。
但其实并不然。每个人的心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自卑感。只是有的表现出来,而有的却没有表现出来或没被发现。
正如,人类心理学先驱阿德勒所说,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
这是因为“人从幼儿时期起,由于无力、无能和无知,必须依附父母和周围世界,就会发生一定的自卑感。”
误区2 自卑就是洪水猛兽
在百度贴吧里有一个“自卑吧”,其中有将近9万人关注,发帖140多万,里面的人阐述了自己各种各样的自卑点,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得到他们的深深痛苦和烦恼。
那么,自卑真的就这么如洪水猛兽吗?
我们接着把上面那个朋友的故事听完吧。
因为这种自卑,我不愿意和别人多玩耍。在别人都扎堆玩耍打闹的时间,我宁愿一个人静静地看书写字,从读小学开始,我就经常在昏暗的油灯下看书和写日记到深夜。我这颗孤独又自卑的心只能从书中找到慰藉。
因为学习比别人更用功,所以我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好,也因为我从小喜欢把自己的心思诉诸弊端加上业余时间看课外书比较多,我的文笔竟因此而得到了大提升,作文每每都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读……成绩好,加上有特长吧,一直很受老师和学校的重视,甚至特殊关照。当别的孩子因为不交学费被学校赶回家时,同样没交钱的我却被校长叫到办公室,叫我不要担心,安心学习,学校不会赶我回去……正因为此,尽管家境再贫穷,父母把姐姐们一个个从学校拉回家,甚至年幼的妹妹也被迫外出打工,父母却依然坚定地供着我把书一直念了下去。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后来我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定居北京,过上了安稳甚至让很多人羡慕的生活。
说到这里,那位朋友特别有感触地做了总结:
走过这么多年,我越来越相信,正是这种丑小鸭式的自卑挽救了我。
这种自卑感让我认清了自己和现状,从而开始奋斗,最终实现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
这个朋友的认识也并不是她的一家之言。
阿德勒认为自卑是人的基本属性,自卑是人进步的动力。
适度的自卑感能激励人不断寻求控制感、力求完美和克服自卑,这是人类的本能。
所以呢,其实自卑感并不一定就是洪水猛兽。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有些微的自卑,不要害怕和紧张,多观察,往正能量方面去引导,适当的自卑感会帮助孩子更深刻地认识自己,激发自己潜在的斗志。
三、怎么克服过度自卑?
当然,适度的自卑对孩子可能有促进作用。但是,凡事都讲究度,如果孩子自卑过度,那么父母们都务必要引起注意,帮助孩子缓解消除这种自卑感。而以下两个方面很关键。
1. 自信来源于实力
自卑的起因是自己的不足。所以呢,要消除自卑,最好的办法就是消除那个让孩子自卑的点。
如果孩子因为过胖或过瘦等体型问题而自卑,那就带着孩子一起锻炼,帮助他回到一个正常的健康状态。
如果是因为某项能力欠缺,比如别的孩子都会游泳,就自己不会,那就利用业余时间也去学会游泳。当把这些技能学会后,孩子的自卑感自然就会消失。
当然了,上面所说的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善的状况。
但其实很多时候让一个人产生自卑的点是很难甚至根本没办法去改善的。
比如,相貌不够好,个头矮或者成绩差等这些是让很多孩子自卑的根源。而诸如个头和相貌并不是自己能决定得了的,甚至学习成绩,也不是任何人通过努力都可以逆袭成学霸的。
那么,针对这种自卑我们该怎么办呢?
《奇迹男孩》这部教育励志电影估计很多人都看过。
故事的小主人公奥吉在出生时就脸部畸形。由于长相实在是太过于“丑陋”,他陷入深深的自卑中,长期戴着面具,不肯以真面目示人。
可是最后他却凭借自身的勇气、善良、聪敏影响激励了许多身边的人,打败了校园霸凌和同学最初的偏见,收获了友谊、尊重与爱,还获得了校长颁发的年度好学生奖章,最终成长为大家心目中的不可思议的“奇迹”!
奥吉改变不了他的容貌,但是他却通过别的方式去证明了自己,让自己获得了新生了,活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奇迹!
既然有些方面我们没法改变,那么就从另一个方面创造奇迹。
对于自己无法改变的现实,首先坦然接受它,不要纠着不放,然后,换个方向去努力,去发展自己的长处,让你的长处变得足够长,掩盖住你身上其他的不足。
2. 用心陪伴,和孩子一起面对
“自卑本身并不是问题,自卑只是一个人保护自己的方式。”
当孩子感觉自己要受到伤害时就可以用一种的自卑的方式去逃避。这个时候,做父母的如果能去多陪伴孩子,用切身行为告诉孩子“不管发生什么,有爸妈和你一起面对解决。”那么孩子就能慢慢化解这种自卑感。
在今年上半年有一条很火的新闻“为替女儿复仇,43岁清洁工老爸逆袭成体操网红!”
一位中年油腻老爸,发现自己的女儿在体操队动作不规范而受到队友嘲笑,从而自卑到不肯继续学体操。这位老爸并没有长篇大论讲道理,而是在跟教练沟通好后,自己挺着笨拙肥胖的身躯去陪女儿一起练习,他模仿女儿的每一个动作,并用这种方式告诉女儿的队友:
“要嘲笑冲我来,别嘲笑我闺女!”
果然,他那笨拙的行为引得队友们笑得前俯后仰。不过在笑过之后,大家都纷纷羡慕起他女儿了,毕竟他们谁有这样用心陪伴自己的爸爸呢?
这种陪伴一陪就是4年。在爸爸这4年的陪伴下,女儿逐渐战胜了自卑,信心慢慢增长起来,对训练又充满了热情。后来还参加了很多比赛拿到了不少好成绩,并给自己定了冲击奥运会的目标。
这就是陪伴的力量,胜于任何千言万语的大道理。让孩子感觉到,不管发生什么,你会陪他一起面对,一起解决。那么孩子自然就能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慢慢建立自信。
中国古人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西方人说:上帝给你关上了一道门,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
《礼记·学记》中说:“教育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意思就是,教育的作用是发现学生的优点,克服孩子的不足,使其消除自卑,对自己充满信心,让别人对自己充满希望。
所以,明智的父母都不要视自卑如洪水猛兽,也不要掉以轻心,面对孩子的自卑感,父母要多引导孩子去发掘自己的长处,找到上帝给自己开的那扇窗,努力去提升自己,让实力带来发自内心的自信,从而赶走自卑的阴霾,健康积极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