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饮食上更喜欢那些粗茶淡饭的方式,认为这样能够保持身体健康,并且延年益寿!
但长期这样真的好吗?真的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吗?
什么是粗茶淡饭
什么叫做粗茶淡饭?
根据人们约定俗成,粗茶淡饭当然不能是大鱼大肉、吃香喝辣的。必定是与荤腥、油腻、丰富、营养相对立的一种饮食方式。例如:白粥、青菜、豆子......简简单单的一样菜式,清淡寡水、一目了然。
粗,即粗糙、简单。淡饭,即饭菜简单,味道寡淡。多数指在饭桌上的营养少得可怜,味道也清淡得很。
这样的粗茶淡饭,就是变相节食。如果真照这种吃法,长久下去人会怎么样呢?
热量不足!营养不足!
缺乏脂肪:影响身体功能、引起代谢相关疾病,还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干眼症等。
缺乏蛋白质:免疫力下降、运动能力降低,还可能引起脱发、贫血、水肿等。
缺乏维生素B12:肌肉功能减退、伤害大脑及神经系统,还容易导致身体疲劳等。
粗茶淡饭未必都养生
我们都知道,粗茶淡饭对机体不会造成太多负担,对老年人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如果食物过于清淡,长期下去体质会不好,遇到点小病很容易就倒下。
吃素者并不都健康。素食中,除了豆类含丰富蛋白质外,其他食物均很少,且营养价值较低,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蛋白质、脂肪等不足,身体能好到哪里去?
不要害怕大鱼大肉,也不要迷信粗茶淡饭,营养全面搭配合理才是真理!相信很多中老年人会问,那我们要怎么吃才最健康?
中老年人这样吃最健康
1、注重食物多样化,拒绝单一
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荤素搭配,比例适当,这样才能健康长寿。
食物内的维生素、蛋白质、糖、微量元素等成分必须互补存在,荤素搭配的饮食可增强老年人的新陈代谢,延缓衰老,促使组织细胞结构的完善,从而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2、多炖少炒,食物温软为佳
对老年人来说,食物弄成暖软润更好。中老年人不要吃冷的食材,即便是凉菜,也最好用热水焯过。建议用“炖、煮、熬、蒸”方法进行烹饪,做出软食。
一则营养流失少,二则这样更贴切中老年人牙齿的咀嚼能力以及消化吸收。
3、少吃高脂高盐和腌制的食物
高脂食物不但会引起肥胖,长期食用还会堵塞动脉血管,损害大脑的功能。饮食过咸则容易引发骨质疏松、高血压,长期饮食过咸还可能导致中风和心脏病。
所以最好每天食用盐不超过6克,油不超过25克,同时少吃腌制食物。
4、少吃多餐,每次只吃8成饱
有些中老年人长期食物摄入不足,机体不耐受食物的数量变化,所以增加食物品种和数量时最好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要给消化系统一个适应的过程。
一次进食较多不易消化,一天可吃4~5餐,每次只吃8成饱,这样更有利于吸收。
5、科学选择营养补充剂
科学补充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鱼油、卵磷脂等营养补充剂,的确可以抗衰老、提高免疫力。
此外,老年人还要注意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保持好心情,有助于促进食欲,保证进食量,预防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