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腾冲,历来是我国通向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向南有着印度、缅甸等国家,所以在历代都有着重兵驻守。腾冲有着很多的有名的旅游景区,如:火山群国家公园、叠水湖瀑布、北海湿地保护区等。
腾冲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从段式建立大理国,到后来的两系相争,再到最后的大理灭国,这些都可以从一些历史书籍上看到。而且在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中也有提到大理国。
除了风景优美之外,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腾冲的美食也是丰富的。云南是个有包容性的地区,有很多民族在云南有着村寨,这也使得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交融,除此之外,中原文化也或多或少有传入云南地区,在这些文化共存在一片土地上的时候,难免会发生一些碰撞,也正是这些摩擦才形成了今天云南美食的独特风味。
在明朝年间,为了戍守边关,来自五湖四海的将士在腾冲扎根,经过时间的洗礼,来自各地的将士们将家乡的美食与腾冲当地的饮食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腾冲饮食文化。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来自腾冲的一道让人听到名字就能流口水的美食——坛子鸡。
一、腾冲坛子鸡的历史
腾冲的坛子鸡是一道发源于明朝末年,并在清朝初年开始兴盛的美食,是腾冲人民深爱的美食。在制作腾冲坛子鸡的时候需要用到瓷坛,也是焖制坛子鸡的主要容器,再加上当时来自于宫中的神秘药物。这就是在早期的时候,中原文化与南疆文化相互交流的印证。
关于坛子鸡的由来,还有着一个小故事。在清朝大军入关的时候,明朝最后一代皇帝永历皇帝被清朝大将吴三桂率兵追的仓惶逃亡,最后在逃往缅甸路过腾冲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
虽说明朝的皇脉已尽,永历皇帝也坐不了几天的帝位了,但是永历皇帝身为一朝的天子,自然是放不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在经过腾冲的时候,永历皇帝被“大救驾”救了一命,有幸保命的永历皇帝在得救之后想的不是尽快逃往缅甸,而是在想着如何能吃上一顿丰盛的美食。
所以就命令身边跟随的御厨去当地找食材,并且用当地所能寻找的食材做一顿丰盛的美食,以慰藉风尘仆仆的自己。当时跟在永历皇帝身边的御厨也是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有着丰富的经验,所以在去寻找食材的过程中就特别留意,最终他还真的找到了一种食材——一户农家放养的土鸡。
这种土鸡是在野外自由刨食长大的,其实营养可想而知,其次御厨挑选了其中一只肥瘦适中的土鸡,因为如果鸡肉中的肥肉过多的话,做出来的食物味道是不均匀的;如果太瘦的话,就没有肉了,而且品相也不太好,毕竟永历皇帝还是皇帝。
在挑选好食材之后,御厨将鸡放血去毛,然后除去内脏,清理干净之后晾干,随后又给鸡摆好造型,放入油锅里面炸,炸好后的鸡捞出来鸡皮呈金黄色,甚是美观。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放入坛子里焖制,这个时间是比较漫长的,在加入调味料之后,将坛子密封起来,用小火焖四个小时,然后再封火,继续焖三个小时。
焖好的鸡,色泽金黄玉润,香味久久不散,味道满口溢香。这道菜可是很对永历皇帝的胃口。可是好景并不长,在逃往之际一心只记挂吃食的永历皇帝,在逃到缅甸不久就被吴三桂抓了回来,用弦勒死了,而这位御厨却逃过了一劫,之后坛子鸡也就慢慢流传至民间,并且成为腾冲的一道美食。
二、腾冲坛子鸡的发展
最初的腾冲坛子鸡中只有鸡肉一种原材料,发展至今的坛子鸡为了迎合各地食客的口味,让它更好地发展,所以在制作坛子鸡的过程中加入了很多现代人比较喜欢的辅菜,如:豆腐皮、鱼丸、金针菇、海带等。不过在众多辅菜中,最好好吃的还是一种叫做兰花干的食物,它外形是八字网状的,像是豆泡,这种食材在焖制的过程中吸足了汤汁,一口咬下去,口味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虽然加入的食材有所改变,但是不变的还是最重要的食材——鸡肉,在今天制作时,或许会有商家将自由生长的土鸡换成吃激素长大的肉鸡,但是味道却永远是土鸡制作出来的最好。
随着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现在云南腾冲的坛子鸡也开始走向全国各地,在一些街角巷落,或着是商场餐厅,都有着一些售卖坛子鸡的商家,所以如果没有机会去腾冲尝尝正宗的坛子鸡,不妨试试这些店里出售的或正宗或不正宗的坛子鸡。
三、腾冲坛子鸡的价值
顾名思义,腾冲坛子鸡的主要食材就是鸡肉,所以坛子鸡有着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特点,能够强健人的体魄,使身体更加强壮。而且还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降低患病的几率,同时还能改善身体状况,对于治疗虚劳瘦弱、头晕心悸等病症有着不错的效果,最后它能够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
发展到今天的坛子鸡,在主要原材料不变的同时,还加入了豆腐皮、豆肠、海带、八宝、鱼丸、金针菇等众多人们爱吃的辅菜,其营养的丰富程度更是上了一个台阶。
四、结语
生活在腾冲的人们是幸福的,壮丽的自然景观,独特的美食文化,这里宁静、淳朴, 不见高楼大厦,没有人潮汹涌,只有蓝蓝的天,温暖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腾冲坛子鸡与云南众多的美食联合在一起,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产生了人们口中的第九大菜系,即“滇菜”,可想而知,能成为一大菜系中的一道经典美食,味道自然不用说。
时间将美味沉淀、融合,这句话说得不仅仅是腾冲坛子鸡,更是我们国家变化万千的精致的烹饪技艺,细细想来,每一道在历史的洪流中传承下来的美食,都是经历了万千的变化,而这每一种变化中都蕴含着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
参考文献:
1、金庸《天龙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