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丁列明,阿肯色大学医学博士,贝达药业董事长兼CEO,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特聘专家、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总体组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中国侨联常委、特聘专家委员会生物与医药专委会副主任、浙江省侨联副主席,农工党中央经济金融工作委员会主任、浙江省委会副主委,中国药促会副会长。
《我和我的祖国》朗诵人:丁列明
【创新寄语】
丁列明:创新是国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当下是年轻人投身科技创新事业最好的时期。科技创新创业是个艰难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经得起失败,耐得住寂寞,在困难面前懂得坚持。创新过程中凭借个人能力的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要积极组建有战斗力团队,形成协同作战的能力。
丁列明。采访人供图。
浙江在线9月1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赵磊 视频拍摄 科技金融时报 陈嘉宜)一颗褐红色的圆形药片,乍看之下平淡无奇,上市8年来,却给国内20多万肺癌患者带去了生存的希望。这个被称为凯美纳(盐酸埃克替尼)的小药片,是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打破了进口药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并荣获我国化学制药行业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现在回头来看,当初毅然回国创业,是十分正确的选择。” 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列明回忆往昔,感慨良多。
在丁列明看来,研发出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的国产好药,把国外同类靶向药从大众望价兴叹的神坛上拉下来所获得的成就感,是留在国外将项目转让给跨国药企卖个好价钱所无法比拟的。如今,凯美纳在市场份额上已经超过进口药,成为中国肺癌靶向治疗领域的“领跑者”,2018年的销售额超过12亿元,今年上半年达到7.6亿元,上市以来累计销售额超过65亿元。
归国研发创新药
铸就民生领域的“两弹一星”
去年,一部《我不是药神》让人们深切感受到癌症病人放弃治疗心又不甘,进口药太贵用不起的无奈与无助。
时钟拨回到2002年,丁列明与王印祥、张晓东聚集在一起,共同开发了一个针对肺癌的靶向抗癌药前期化合物,实验室数据显示十分理想。当时,国际上靶向抗癌药刚刚兴起,国内在这一领域还是一片空白。丁列明与伙伴们在“头脑风暴”后一致认为,把项目带回祖国开发,让新药尽早在国内创新创业的热土上实现产业化,为患者造福。
选择创新药研发之路,就注定了前路坎坷。丁列明和他的合作伙伴成为许多人眼中的“疯子”。有朋友劝他,中国的创新药条件还不成熟,仿制药钱来得快,干吗不做仿制药?丁列明的回答总是斩钉截铁:“在创新药这条路上,我们已经有了基础,我们应该发挥我们的作用,做更有意义的事。”
后来的事情,相信不少人都有耳闻。2011年6月,贝达药业研发的新药凯美纳,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证书,成为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创新药。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院士,更是将其誉为民生领域堪比“两弹一星”的重大科技成果。
丁列明进行药物研发实验。采访人供图。
风雨兼程研发路
欠债1.5亿元却拒绝2.5亿美金收购
在新药的研发创新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被问到这个问题时,丁列明笑着说,如果要讲困难,他可以讲很长时间,不过好在这些困难都已被不懈的坚持一一克服。近10年的新药研发之路,从新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筛选到后期一系列的临床研究,丁列明和他的团队面临着技术、资金、审批及产业化等多方面的“拦路虎”。
“临床试验是新药烧钱阶段,给患者服用的药品全部免费,还要给医院支付费用。”丁列明回忆说,2008年,埃克替尼准备启动Ⅲ期临床研究,而整个三期研究需要资金5000万元,光对照药购买就需要2600万元。而当时,公司已经欠了银行3000万元。
看着贝达随时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各级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国家、省、市、区各级政府纷纷向他伸出援手,通过各种途径先后为贝达药业解决资金缺口5000余万元。一次又一次的雪中送炭,让丁列明绝处逢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期临床试验结果十分喜人,在与同类进口药头对头的双盲对照试验中,凯美纳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均超过了进口药。数据一公布,不少投资公司和跨国药企纷纷找上了门,其中有一家跨国企业报出了2.5亿美金的高价要收购这个项目。
虽然此时的贝达药业已经到了最困难的时候,丁列明背负的银行欠款已经达到了1.5亿元,但他依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对方的申购意向。丁列明始终记得自己 “做让百姓用得起的药”的初衷。凯美纳上市之初,在疗效超过进口药的前提下,定价却只有进口药的60%~70%,一切都为了让更多患者吃得起。
而随着近年来参与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以及凯美纳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凯美纳单盒药价已从3080元降至目前的1345元,降价幅度达56%。这一系列举措,也将一些昔日与我国谈判时,只肯象征性降价的外资药企们逼下神坛。“现在因为我们有自主研发的产品,逼他们在中国的定价甚至要远远低于国外的价格。”说到这里,丁列明十分自豪。
在研项目30余项
新药恩沙替尼有望全球同步上市
为了进一步减少患者用药的后顾之忧,丁列明提出了一个重大举措:免费赠药。凡是使用凯美纳达到一定时限后仍然有效的患者,后续可享受免费用药。如今,公司为患者提供的赠药已经超过500万盒,若是按市场价计算的话,送出去的药已经接近90亿元。
谈及未来,丁列明透露,近年来贝达在创新药物的研发方面正在逐年加码,2017年贝达投入37.1%的营业收入,2018年投入48.2%的营业收入用于新药研发。目前,贝达在研的项目超过30项。这些项目的研发重点,主要是针对近年来民众多发的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开展创新药的研究开发。其中4个项目已经进入了临床研究的最后阶段。
其中新一代肺癌ALK靶向药——恩沙替尼(商品名:贝美纳),贝达已经完成了在中国的注册研究并提交上市申请,今年2月国家药监局将其纳入到优先评审程序,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就能拿到新药证书。丁列明预期,恩沙替尼或将成为第一个由中国公司主导的,在全球同步上市的自主创新药。该款药物针对中国肺癌患者第二大突变靶点ALK,将与凯美纳形成技术互补,造福更多的肺癌患者。
“创新不是为了项目能卖一个好价钱。” 丁列明认为作为医药行业的创新实践者,首要考虑的,应该是你的产品能不能帮助到病人,能不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才是作为一名科技人该有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