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一下,在未来,走进一间房,摄像头就能通过识别你的表情分析出你当时所处的情绪,随机为你点一首舒缓心情的歌,将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负责人向记者描绘着这样一幅画面,“要实现这般电影里才会出现的画面,对传感器的功能要求是非常高的。”
以创新中心为 “廊桥” 强“芯”之旅正式起航
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由上海芯物科技公司组建。“创新中心要求以公司加联盟的形式运营,必须由实体公司运营,这样有比较相对的独立自主权。”“创新中心要求以公司加联盟的形式运营,必须由实体公司运营,这样有比较相对的独立自主权。“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负责人表示,传感器技术并不是一门新技术,它在每个时代的发展与应用都是那个时代的印记。
2018年7月3日,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这标志着承载着解决我国智能传感器“关键和共性技术协同研发,实现首次商业化”战略任务的国家级创新中心全面转入实质性运营阶段,我国智能传感器领域的强“芯”之旅正式起航。
作为落户于上海的首批国家级创新中心,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致力于先进传感器技术创新,以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中试为目标,专注传感器设计集成技术、先进制造及封测工艺,布局传感器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和物联网应用方案等领域,联合传感器上下游及产业链龙头企业开展共性技术研发,形成“产 学 研 用”协同创新机制,打造世界级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
图: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
夯实核心共性技术研发 联合实验室触发商业化基因
在当下,以物联网、5G通讯、工业4.0、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为代表的发展趋势中,先进传感器为核心的智能传感器技术已成为未来智能时代的重要基础。智能传感器技术基于成熟的半导体工艺,在物联网时代应用广阔,发展智能传感器技术在推进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中显得至关重要。
“我们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创新中心,基础技术服务平台是核心共性技术研发的通道,包括我们的测试工艺、测试平台,以及人工智能的算力平台,这几块是基础硬件部分。”在创新中心看来,核心共性技术的研发,就如同一枚巨大的磁石,将各个传感器领域的高精尖技术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
应用层方面,国家职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建立了联合实验室,为首次商业化提供了产业与技术基础。国家智能传感器联合实验室由创新中心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共同组建,研发传感器关键共性技术与行业应用传感器融合系统解决方案,为传感器的技术创新和标准化提供高效研发实验环境和产业合作环境。
“我们希望达成的理念是汇集中国所有领先与核心的传感器企业,基于他们的技术做传感融合,开发针对于各个应用场景下的各个方向上的传感器的应用。这其中就包含像智能驾驶,智慧农业、工业安全、环境监测、智慧医疗等方向。”传感器作为一项核心技术,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首次商业化,证明我们并不扮演做科研的角色,当然也不负责卖产品,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技术找到落地的场景,也就是说,商业化最终表现形式就是技术进入市场,而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在创新中心看来,没有落地应用场景的技术都是浮在空中的,也就失去了一项技术被发明时的初衷。
图:测试平台提供先进传感器测试服务
图:联合实验室专注传感器关键共性技术与系统解决方案
“平台+联盟”模式带动传感产业实现“换道超车”
在核心技术应用平台与联合实验室两大块之外,产业联盟也是创新中心的一大重点工作。创新中心以“平台+联盟”模式运行。其组建并运营的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已有超过1000家产业链各领域的代表企业。联盟由工信部指导和支持,自2016年成立以来,定义传感器与智能系统在工业与机器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生物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应用,发挥产学研合作和整体资源优势,加速我国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发展,推动智能传感、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生态体系建设。
未来,规划中的“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也即将在上海嘉定正式开园。上海嘉定是围绕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优势资源,全力打造传感器及物联网创新高地、形成产业集群。
创新中心的成员单位来自联盟内的龙头会员单位,包括研发平台、芯片设计、封装制造、系统应用和产业基金,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团队,带动中国智能传感产业实现“换道超车”。
“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将汇集国内已有研发中试平台资源,重点加强研发软硬件投入,实现创新资源共享,”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负责人表示,“创新中心将以共性技术研发为主要目标,集合工程技术服务、工艺制造和知识产权服务,着力打造物联网核心器件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扎根上海辐射全国,建立特色产业聚集区,逐步形成智能传感产业生态圈。” (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