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一位大一女生向家里要每月 4500 元生活费被拒的新闻,在社交网站掀起了一阵讨论热潮,这究竟是奢侈还是正常,网友们都有自己的看法。
1. 每月 4500 元生活费,多吗?
对于中国大多数家庭来说,每月 4500 元的生活费,真的不算一笔小数目。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2019 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294 元,以此计算,居民每月可支配收入为 2549 元。若以此作为参照,全国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超过 4500 元的只有上海和北京。也就是说,在其他地区 4500 元的生活费,父母一方的月收入都不够给。
但有时候,平均值只是一种假象,遮住了或高或低的真实。
广发银行联合西南财经大学对 23 个城市上万家庭的调研分析显示,2017 年中国城市家庭户均资产规模达 150.3 万元,与美国家庭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平均资产规模在前 20% 的中国城市家庭,平均总资产规模为 454.5 万元,接近美国家庭的 530 万元。
这 4500 元的生活费,对思聪们来讲,可能不过一顿便饭。
不过事实上,大部分的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远未达到 4500 元。根据华东政法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超过 90% 的中国大学生,月均生活费都没超过 2000 元。某记账 APP 发布的报告也显示,在中国只有北京、上海和杭州三座城市,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超过 2000 元。
每月 2000 元的生活费,有多大的购买力呢?它可以买到 500 包辛拉面或是 200 多瓶老干妈,也可以坐地铁从圆明园到天安门往返 200 趟;但却只够 1/6 个 512GB 的 iPhone 11 Pro Max 。在如今的消费分层下,你很难给出一个界定,毕竟丰与俭对每个人来说,都有很大的数值差异。
2. 大学生真的乱花钱?
事实上,不少相关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的“恩格尔系数”相对来说还是挺高的。
以某记账 APP 的相关数据为例,大学生每个月生活开销接近 40% 都花在了餐饮上;此外,社交费用是大学生的第二大开销,占到每月生活开销的 20% 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购物花费仅占大学生每月生活开销的 14.7% 。虽然宿舍楼下的快递堆积如山,但相比日常饮食和社交活动,买买买仍未成为一种生活必需。
当你的消费水平和你的收入水平相匹配时,虽然有人会说出些酸酸的话,却无法构成合理的质疑。但现实中很多人的消费欲,早就超过了自身收入水平。
尤其是对大学生而言,即使已经年满 18 周岁,家人或许也远在千里之外,但他们还远谈不上经济独立。
华东政法大学的一份调查研究显示,接近 90% 的大学生表示,每月的生活费主要还是靠家庭供给;仅有 34% 左右的大学生表示,校外兼职是自己生活费的主要来源。
3. 花明天的钱,那明天呢?
“没有网吧,没有酒吧,更没有夜店,街上连小饭馆都没几家,就算有,也不是穷学生惦记的,就没这风气。”这是作家杨葵记忆中,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活。
到了郭敬明笔下,在看见无数宝马、奔驰、凯迪拉克甚至劳斯莱斯标志时,觉得打车来上课的自己不是公主而是女仆,当代大学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当消费水平越来越像一种“身份证”时,对于初入大学的年轻人来说,消费欲望有时会如脱缰野马变得难以控制。
一项关于京津冀高校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显示,接近六成大学生有过超前消费的经历,其中超过 12% 的大学生会经常超前消费。
不是每一次都有勇气开口说“我想要”,况且父母也不总是纵容所有的需求,面临欲望的膨胀和渐少的余额,有些大学生会选择“花呗”“白条”或者分期付款。
“这几年我无时无刻不在抗争,每当夜深人静,那种撕裂的感觉都会把我摧残得七零八落,我真的坚持不下去了。” 刚从一所 211 大学毕业的小徐留下遗书后跳楼身亡,在他坠亡后的第一天父亲还收到了催收电话。
事实上,那些深陷校园贷的大学生,最初大多也只想要几百几千块钱,最后累积出的高达百万的负债,像一场随时爆发的雪崩,等待一个最终时刻的来临。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消费自由的幻觉像一道光芒照亮内心黯淡的角落,符号化的商品似乎抚平了生活中的不安与焦灼。
可有些东西,我们真的需要吗,即使它看起来真的很不错?
数据新闻编辑 李媛
新媒体设计 甲晨晨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