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东方赢,真业心学创始人,企业跨越式发展理论之父,曾担任大型实业公司总裁,出版著作《企业超速成长》《跨越式战略》,第四届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
01
在网络上,曾有不少人称“马云是装逼与忽悠第一人”。
比如说,马云预测的未来,他自己就没有做成过。
早些年曾拒绝给马云投资的薛蛮子说:我虽然错过了今天的阿里巴巴,但马云到今天他拿来商业计划书我也一样不投,因为他当年要做的不是现在大获成功的C2C而是一个B2B,到今天他们也没有做出来,就是忽悠。
02
马云现在成了神一般的人物,其实他早些年很长一段时期,事业做得不顺,活得灰溜溜的。
1992年,己工作四年的马云成立海博翻译社,开始为他的第一个预测的未来而奋斗。为生存下去,马云背着大麻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海博翻译社开始卖鲜花,卖礼品,还曾经销售过一年的医药,推销对象上至大医院,下至赤脚医生。到1994年,海博翻译社才营收持平。
1995年3月,马云受来自西雅图的外教比尔介绍美国互联网的启发,自己拿出六、七千元,向妹妹、妹夫借了一万多,凑足了2万元创办了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他预测的第二个未来“中国黄页”正式上线。1997年,马云决定到北京的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EDI)发展,便放弃了中国黄页。
1999年3月,马云辞职,开创了他预测的第三个未来,做一家B2B公司,当时称阿里巴巴网站。
1999年10月和2000年1月,阿里巴巴两次共从软银等国际投资机构融资2500万美元。
2007年,次贷危机刚刚露出苗头,并逐渐影响欧美市场进口需求,阿里巴巴B2B的宣传效果,已渐渐不如往年,客户已经越来越少了。商人们赚的钱少了,阿里巴巴出现净利润首次减少的情况,2007年,阿里巴巴股价还曾创下39.5港元的高价,2008年就创下了3.46港元的新低。
马云后来来到香港参加股东大会,他在大会上就股价从2007年上市至今持续不振,向全体股东道歉。“我们表示歉意,觉得无能为力。”
阿里巴巴B2B最终被融入到大淘宝C2C、B2C大业务群之中,己寂寂无名。
03
马云最终搞成功的,都是他预测与预言之外的,看起来像个意外。
2002年底,马云带着公司团队,去东京考察并与孙正义会面。后者与马云一见面就说,“eBay 和你们的平台是一样的。”
孙正义的说法勾起了马云的好奇心 : eBay不是做个人交易的吗,怎么跟做企业交易的阿里巴巴相像了呢?
回国后,马云开始仔细研究eBay与当时国内C2C老大易趣网。2003年5月10日,马云创立淘宝网,开始抢夺C2C市场。
90后多半已不知道易趣这个名字。但2003年易趣如雷贯耳。那时它占据着中国电商业近八成份额,建立起了从上传商品清单到收取交易佣金的完整收费商业模式。这家创立于1999年的C2C平台电商公司于新千年开端之际已击溃了雅宝、网猎等一众同行,2003年又获得了eBay第二笔1.5亿美元投资(此前一年eBay已投资3000万美元),成为这家国际电商巨头的中国全资子公司。
它并没有把竞争对手放在眼里,因为淘宝出世之初看起来实在没有可与之较量的资本。
事后诸葛亮们把淘宝取胜的原因归结于它的两个创新,一是淘宝对商家免费以针对易趣收费,二是阿里“支付宝+阿里旺旺”的产品组合优势,支付宝满足了更多担保交易的支持,而阿里旺旺则迎合了中国消费者确认商品的问询习惯。实际上这两个利器在体量小、用户量小的淘宝同体量大、用户大的易趣竞争中没有什么帮助。因为对小公司而言,有什么创新,要么因为缺乏综合优势而失效,要么当产生竞争效果后被大公司拿过去(模仿),成为别人的嫁衣。
真正刺中易趣要害的却是2004年它自己津津乐道的全球整合。这一整合使易趣陷入官僚主义的迟钝与重大技术问题,使易趣网上的大量商家与用户流失,从而帮淘宝实现了弯道超车,迅速壮大起来了。
淘宝在C2C领域成为王者之后,但外面却兴起了B2C热潮,当当、京东、红孩子、凡客诚品一个接一个吸引人们眼球,很多人买书会选择去当当、买家电到京东、买衬衫到凡客,而这些网站如今都发展成为综合商城,有的还已上市,在美国,B2C的标杆企业亚马逊市值也早已压过C2C的标杆企业eBay。
于是马云又一次放下自己的B2B预测,追随现实趋势的脚步。2007年做B2C的淘宝商城开始出现在淘宝页面上。2008年4月,淘宝成立商城事业部,而淘宝分拆后,淘宝网被认为将以广告和服务费模式赚钱,淘宝商城是佣金和入驻费用。事实上,淘宝网的广告收费增长空间有限,淘宝商城自然被认为在“大阿里”战略中背负重任。
04
淘宝C2C的成功奠定了今天马云辉煌的基础。而这个基础的雄起却得于一个“偶然”。
回到2003年,淘宝与易趣的C2C之战,怎么看淘宝都没有胜数。实际上马云也没有信心,他的战略重心还是放在B2B上。
C2C平台之根在于生态之稳健与规模。易趣曾有过生态良性循环,先发的规模优势吸引着大批的商户和买家,淘宝等后起者缺乏买家则卖家不愿迁徙,而卖家入驻数量和投入精力的多寡又决定着买家是否聚集。艾瑞iResearch 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 年淘宝市场份额权重7.8%,而eBay易趣则为72.4%,悬殊明显。
对易趣真正致命的威胁于2004年降临,是它所谓的全球整合。易趣并入eBay之后,eBay的构想是当时550万中国用户能与eBay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1.05亿用户进行网上交易。据称,国际间交易能比国内交易带来高得多的利润。
但这场整合变成一场噩梦。全球整合带来最直接的改变是易趣此前的系统被彻底弃用,服务器搬迁至美国,伴随而来的是系统的崩坏。买家们发现他们久久打不开易趣新系统页面,卖家们常常无法登录后台店铺管理系统,糟糕的体验惹来骂声一片。而更为可怕的是,这样的情况至少延续了半年多才有明显的改善,eBay全球CEO梅格.惠特曼甚至亲临中国指挥这一补救工程。
但买家用脚投票后,一切很快滑向失控。老易趣人的回忆显示,数月之间易趣流量下滑至只有原有的三分之一。对于更多的卖家,买家的流失使得他们无法坐视不理。
他们流向了另一家等待已久的淘宝。犹如虹吸效应,胜负的天平就此开始逆转。
05
马云似具“双面”:即自信又迷信。
绝大多数老板的商业成功,其原因,首先归结于某种偶然性,如进入某个机遇行业/商业模式或时机,或碰上某个政策、某个对手失误、某个人才,等等;,然后才是他们“时刻准备着”的德勇智修养与专业优势。很多事情,表面看来,是你选择了机遇,而实质上是机遇选择了你。
但这些老板往往不甘心把成功与偶然性挂勾,一方面归因于自己的雄才大略,另一方面归因于某种超自然力量,以为是上辈积德或祖坟风水好,所以不少老板拜神求佛问风水以求其持续的保佑。
马云也难逃俗套,几次卷入与迷信相关的热点事件。
一次是他拜访江西“气功大师”王林的举动。在马云等人与王林的合影被传上网络之后,低调的“大师”暴露在公众舆论之下,媒体、反伪科学人士、网民纷纷加入揭其老底行列。后来王林因指使杀人而被抓捕。
另一次是前名噪一时的道长李一,亦因和马云扯上关系而受到高度关注。即使李一神话破灭后,马云仍曾做出与舆论相悖的回应“李一是一个奇人”。
不过,马云身上折射的并非个人问题。体现出的是成功群体近年来整体面临的信仰之惑和成长之惑。马云这一代人虽然看似风光,但他们是在社会巨大转型时期成长与成功,转型期的种种思想混乱难免在言行上呈现。
很大程度上,这正是当代中国企业家群体建构自己的信仰、伦理乃至生活方式的表现。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家群体的兴起,对中国来说是个全新的现象。而中国传统文化以及20世纪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中,都缺乏对企业家群体的伦理关怀、信仰关怀。
我们目前没有一个成熟的文化系统可以解决企业家群体的精神心理需求。这样一个信仰的初级阶段,这样一个草莽时代、江湖时代,人们见佛就磕头,见庙就烧香。马云就说自己进了教堂就拜上帝,进了寺庙就拜菩萨,进了道观就拜道长,“原因很简单,每个人都很厉害,都不能得罪”。
06
马云的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我认为:
1)公司成功的战略与商业模式,靠的不是未来预测与僵化的规划,而是对现实趋势的尊重与不断探索,,在探索中捕捉可靠的机会。
2)如果你有成功,就既不要自我膨胀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也不要迷信于超自然力量的解释与保佑。保持谦卑与理性,把己往成功经验当成学习的梯子,实事求是,进入理论与道的自由王国,在理论或道的指引下确定正确方向,继续探索,不断探索,才能从成功走向成功。
3)如果你还不怎么成功,要以道或理论学习并结合独立思考独立探索为上策。那些名星老板可以装逼与忽悠,但你不可以崇拜与迷信。
马云也说过: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具体行为,不要学,要学就学他的理念。
马云的成功原因,有他自己的特殊性、偶然性、历史性、地域性,这些你不必学,也学不来。
要学就学他及很多成功人物共有的精神与理念,如:
屡败屡战,不轻言放弃的事业理想;
对新事物不要自以为是地否定,而是去尝试,并率先去尝试;
认识到“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学会借势,一旦发现机会,就要快速抓住它,快速占有它,快速把它做得尽可能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