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次降准释放资金约9000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还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以降低贷款实际利率。
本报记者 韩鹏栓报道
9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还表示,为促进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再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
事实上,在9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提出“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以及5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传递“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等信号后,此次降准消息的落地可谓符合市场预期。
1
释放长期资金9000亿
记者梳理发现,这是年内第三次降准。今年第一轮是在1月,分别于1月15日和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属于全面降准。
第二轮分在5、6、7月三次实施到位,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属于定向降准。
而此次为“全面降准+定向降准”组合的形式。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指出,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其中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1000亿元,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而言,此次降准比上一次降准所释放的资金规模更大。截至目前,今年全面和定向降准所释放的长期资金累计达到了1.93万亿元。”
对于此次降准的背景,陶金分析称,首先,是内部因素,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数据显示之前的稳增长政策效果并未得到有效释放,尤其是地方债的资金到位情况并不理想。在此情况下,需要银行体系进一步的资金支持,降准的必要性在加强。
其次,陶金表示,当前中美贸易前景变得扑朔迷离。但进入9月后,中美之间已经悄然加征了各自在之前承诺的关税。尽管双方又约定了于10月份重启谈判,但市场对于未来的谈判形势并不乐观。从人民币汇率、进出口等数据来看,实体经济受到了来自外部的较大压力。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南野也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一是当前经济增长势头疲软,在房地产不作为经济刺激手段的前提下,仍需要借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促进经济的回暖,来保证市场一定的流动性。二是中美贸易摩擦未来仍具不确定性,过往中美贸易争端已实质性影响了出口数据,给国内众多出口型企业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冲击。三是银行流动性仍有待提升,本次降准也是为了配合银行流动性需要,以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资金需要。”
此次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释放了哪些积极信号?何南野分析称,一方面,顺应国常会的政策要求,进一步采用适度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经济活力提升,以稳增长稳就业。另一方面,打开了后续进一步宽松的阀门,奠定了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相机抉择的政策思路。其次,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相结合,重点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说明并不是大水漫灌,而是定向宽松,着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此外,通过降准提升公众信心,稳定资本市场发展,推动股市债市走暖,有利于企业更好的融资。
2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指出,此次降准释放资金约9000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还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以降低贷款实际利率。定向降准是完善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三档两优”政策框架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服务基层的城市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这些都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曾表示,我国目前基本形成“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框架,大型银行、中型银行、小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分别为13.5%、11.5%、8%。从国际视角和历史视角来看,我国存款准备金率水平偏高,降准确有一定的空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实施全面降准,进一步释放流动性,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降准之后,金融机构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有助于提升对实体经济服务的意愿和能力。
此次降准将给实体经济带来哪些实质性的利好?何南野分析称,通过降准及货币政策效应,将创造更大的流动性,将直接给实体经济带来更多的资金量,有效满足更多企业的融资需求。其中,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预计将成为本次精准最为受益的主体,因为中央近期不断要求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其次,股市和债市有望迎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从而与实体经济形成联动效应。另外,强化经济的韧性,更有效地对冲外部的负面冲击。
陶金认为,9月4日国常会释放了非常明确的降准信号,背后是对降准范围和力度的双重要求。从政策力度上看,此次较之前有很大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此次降准紧贴了国常会的政策要求,给予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更多的支持力度。
同时,配合专项债对用途的严格细致要求,降准释放的资金也将严格限制对房地产部门的支持,房地产的信贷业务仍将受到央行持续监管。由此来看,不论难度多大,增量资金都必须进入实体部门,以支持实体和小微企业发展。陶金补充道。
本次降准后,预计货币政策下一步将如何调整?何南野表示,货币政策下一步走向,一是保持实体经济一定的流动性,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二是强化货币政策的精准性,发挥定向灌溉作用,不断引导货币向实体经济流转。
陶金分析指出,总体来看,此次降准一定程度上打开了货币政策进一步边际宽松的周期,尤其是在严格调控房地产市场以及当前实体经济疲弱的情况下。今年以来银行体系流动性几乎始终保持了较为良好的水平,此次降准进一步释放了流动性,将有效提高其对实体经济进行信贷支持的激励。
同时,信贷的扩张尽管可能会引起物价上涨,但概率很小,因为当前中国大部分商品价格甚至有通缩的形势。因此,当前稳增长重要性显著提升的背景下,未来相机对冲、松紧适度、逆周期调节的货币政策方向大概率不会转向。陶金补充道。
总之,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兼顾内外平衡,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本文图片来自互联网,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公众号编辑。 )